摘要:不改變原有的結構,沒有足夠的高度,設計師在40平米的下空間裏,實現了姜楠一家,衣帽間、大廚房、四個獨立睡眠區,乾溼分離的超大衛生間的所以願望,完成四室一廳,滿足6口人居住適老、適幼宜居。在北京蝸居的人都知道,在破舊狹窄空間中生活的痛苦,我們的委託人姜楠也是如此,她是一名全職媽媽,現在和丈夫、母親還有兩個孩子一起在北京居住,一家五口人擠在40.8㎡的老小區房中,由於空間的侷限,他們在臥室裏洗衣服,廚房裏曬衣服,最難受的是還要站在馬桶上洗澡。

在北京蝸居的人都知道,在破舊狹窄空間中生活的痛苦,我們的委託人姜楠也是如此,她是一名全職媽媽,現在和丈夫、母親還有兩個孩子一起在北京居住,一家五口人擠在40.8㎡的老小區房中,由於空間的侷限,他們在臥室裏洗衣服,廚房裏曬衣服,最難受的是還要站在馬桶上洗澡。

這是姜楠的兩個孩子,正是喜歡玩鬧的年紀,不過家中的小空間讓姐妹兩總是容易產生爭吵打鬧。

姜楠一家5口現在居住的房子,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老公房,居住面積40.8平米。一進門左手邊是面積僅爲0.8平米的衛生間,往裏走是客廳,東西兩邊各有一間臥室,南面是唯一的陽臺,如今作爲廚房使用。

衛生間面積不足1平米,是姜楠一家最爲頭痛的地方。裏面只能放下一個馬桶,和一個迷你臺盆。

迷你臺盆對於兩個孩子來說,將將夠用,但大人來起來就太小了,所以姜楠他們還是習慣,就着馬桶坑洗臉刷牙。

可以想象,在這麼擁擠的衛生間裏洗澡,是件多麼困難的事。姜楠想要給兩個孩子洗澡,只能是排着隊,站在馬桶蓋上洗澡。

最讓人尷尬的是,姜楠家的馬桶沒有水箱。爲了留出人上廁所的空間,只能是馬桶往後移,留出一個水龍頭。

現在廁所的水管已經壞了多年,衝廁的話只能是用臉盆,從次臥洗衣機裏接水。

姜楠家的茶几是用來喫飯的,因爲沒有餐廳,客廳的茶几就是孩子們的餐桌。

廚房是任大廚的主戰場,是由陽臺改造的,因爲沒有吊櫃,不光任大廚的調味料沒有地放,將近20口鍋同樣沒着落。

操作空間同樣擁擠,只有竈臺和洗菜池,根本沒有備菜切菜的地方,平常想要切菜,只能是藉助大案板。

陽臺是唯一可以晾曬衣物的地方,如今作爲廚房使用,每次做飯,油煙就全部往衣服上跑。

原本姜楠家是沒有客廳的,現在電視背景牆兩側凸起的部分,是原來廚房的上下水管和煙道。

而這個上下水管,連接着次臥的洗衣機,洗衣機就在姥姥房間的牀旁邊。

次臥隨說姥姥休息的房間,但看上去卻像個倉庫,衣物被褥全部都堆放着牀邊,唯一的矮櫃也被雜物堵住,沒法使用。

姥姥牀邊還堆着兩個行李箱,是任大廚用來放鞋子的。

因爲沒有地方擺放,只能是放在箱子裏,想穿的時候再拿出來擺,然後挑一下,其他的再放回箱子裏。

主臥是姜楠和兩個孩子休息的地方,自從二胎朵朵的到來,夫妻倆的牀就被兩個孩子佔領,爸爸任大廚則被擠到客廳的沙發睡。

其實姜楠家原本是有6口人,姜楠的父親現在住在房山的一家敬老院裏。原來兩年前,老薑被查出還有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癡呆。

不管姜楠怎麼努力,父親的病情都在日益加重,後期怎麼發展到,晚上老搬東西,甚至還會離家出走。爲了確保父親的安全,姜楠一家不得不暫時,把父親送到敬老院,找專門的人24小時看護。

但在姜楠的內心始終有一個願望,希望節目組幫助她,給父親設計一個空間,相對封閉,相對安全。她希望父親最後終老的時候,是和子女在一起的。

兩個孩子,一個特殊疾病的老人,40.8平米的空間,真的能滿足姜楠一家6口的居住需求嗎?

設計師將此次全屋功能區,重新進行梳理和劃分。改造後,原來的主臥位置,如今變成了兒童房兼多功能房。原先的客廳現在變成了餐廳、廚房和起居室三重功能。

而次臥用一條過道,劃分爲兩個區域,左側是衛生間,右側是姜楠夫妻兩的臥室。

原本一進門的左手邊,是一個0.8平米的衛生間,現在設計師在左右兩側,各做一組通體的玄關櫃。

原本的電視背景根本不具備儲物功能,東西塞的到處都是。現在設計師將管道全都包在這個通頂的一體化儲物櫃當中。

原來的陽臺廚房,設計師將它劃分爲兩部分,左側以烹飪爲主,右側則用來懸掛晾曬的衣物。

並且將廚房的操作檯面以及櫥櫃,一直延伸到客廳。打造上下櫥櫃,任大廚的調味料,再也不怕沒地方放了。

爲了給家人更多的活動空間,設計師特意定製了一個可伸縮的餐桌。可以實現多人用餐,且不佔空間。

爲了增加孩子們的活動區域,設計師儘可能的利用縱向空間,在這14平米的空間內,不但做了兒童活動區域、學習區域,還有睡眠休息區域。

設計師特意爲姐妹兩,打造了一整面攀巖牆,而且還打造了一個空中繩屋。

姐妹兩的高矮牀對面,設計師特意打造了2米6高的儲物櫃,收納孩子的玩具和衣物,櫃門製作了一整面黑板,供孩子們塗鴉。

次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造後,設計師將這個空間,通過過道劃分爲兩個功能區。

過道的右邊,是姜楠夫妻兩的臥室,牀被安置在靠窗的位置,陽光灑滿牀。

不僅如此,設計師還有更大的驚喜給姜楠。原來設計師竟藏了一個1平米的衣帽間在這裏,任大廚的鞋子和姜楠的衣服都可以放在這裏。

過道的左側就是一家人最爲期待的衛生間了。

如今設計師將衛生間乾坤大挪移,搬到了這裏,面積比改造前增加了四倍,實現了乾溼分離。

暖心設計

在兒童房的空中繩屋下方,看似是一個儲物櫃,實際上拉下來是一張牀。

兒童房和娛樂區之間,藏着三道移門。拉上門板,就是一個封閉的老人房。

兒童房的小黑板也暗藏玄機,拉下來也是一張牀,將軟簾拉上,這裏也是一個半封閉的空間。

不改變原有的結構,沒有足夠的高度,設計師在40平米的下空間裏,實現了姜楠一家,衣帽間、大廚房、四個獨立睡眠區,乾溼分離的超大衛生間的所以願望,完成四室一廳,滿足6口人居住適老、適幼宜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