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雞產生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盤雞,論歷史也不過三十多年,卻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新疆大盤雞成爲很多西北館子的招牌菜,深受全國喫貨的喜愛。

  大盤雞的來歷衆說紛紜,沒有定論。有說是清朝左宗棠在新疆打了勝仗,用當地土雞和辣椒做成大盤雞犒勞三軍。有說是民國初年到沙灣避難的張師傅開了家辣子雞店,製作方法獨特,配上寬帶面就成了大盤雞。有說是路邊飯店爲了給過路司機開胃,用能刺激胃口的幹辣椒和青辣椒同炒,解饞解餓,後來演化成大盤雞。

  今天,山小新就來教你做正宗的大盤雞!

  首先準備的食材

  鮮雞......1只(約2斤)

  土豆......適量

  乾紅線椒......適量

  青椒......3~5個

  生薑......5~6片

  大蒜......半頭

  大蔥......半根

  啤酒......1瓶

  白糖......35g

  花椒......10~15粒

  八角......2個

  桂皮......2片

  香葉......2片

  清理乾淨,斬小塊。(土雞自然是最好選擇,沒有的話,也不必勉強,普通肉雞也能喫出幸福感,還是跟誰一起喫比較重要哈。)

  土豆(喜歡就多放點)削皮切塊,浸泡在水裏備用。生薑切片,大蒜切末。

  乾紅線椒和各香料洗淨瀝乾。乾紅線椒是哪隻椒?產自新疆沙灣縣安集海鎮,顏色紅亮,香味獨特,微微辣,帶一點點甜,是正宗新疆大盤雞專用辣椒哦。

  雞塊冷水下鍋,

  加幾片生薑焯下水去腥。

  (優質土雞可以直接跳過這步)

  水開後,撈出清洗淨血水,

  瀝乾備用。

  鍋裏倒入油(比平時炒菜多一些),

  燒到5成熱時,放入約35克白糖,

  用鍋鏟慢慢攪動,加速溶解。

  火一定要小

  油溫過高很容易把糖炒糊,

  炒糊就會發苦,

  苦了好好一隻雞,誰也不想的。

  5成熱是什麼狀態?

  油表面會出現波紋,

  拿根筷子拆入油中,

  會有微小且密集的氣泡浮起,

  但沒有響聲。

  也別想逃避困難,

  如果減短炒糖色的時間,

  可能會導致雞塊上不了色。

  要等到白糖完全融化並起泡沫時,

  再放入雞塊(大火)翻炒。

  想讓雞塊均勻上色,

  就要不怕手痠不停翻炒。

  哇,完美上色!

  把雞塊裏的水分基本煸炒幹後,

  放入乾紅線椒和薑片,

  繼續翻炒。

  水分煸得越幹,

  雞肉的香味就越濃郁哦

  等到雞肉的水分完全煸幹

  (雞塊微微變硬,表面顏色變深,

  四周不斷翻吐出小油泡)

  就可以請它們痛飲一番了。

  但也別給太多啤酒

  多了會醉,

  稍稍沒過雞塊即可。

  至於水嘛,一滴都不要!

  然後放入各種香料和鹽,

  微微翻炒勻。

  香料裏除了花椒、

  八角、桂皮和香葉,

  還可以加草果、乾薑、

  陳皮、丁香和良姜。

  等湯汁沸騰後,

  放入土豆塊,轉小火,

  加蓋燜煮約10分鐘。

  雞塊和土豆燜得差不多了,

  就放入大蔥片和青椒片翻炒,

  開大火收汁兒。

  等湯汁收好後,

  再放入蒜末略微翻炒,

  就可以出鍋嘍~

  大盤雞嘛,

  必須要裝滿滿一大盤!

  就問你想不想喫?

  哦吼!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滿嘴的哈喇子忍不住往出流啊!

  這麼冷的天氣

  好想現在就喫個新疆大盤雞

  趕緊用山小新的教程,學起來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