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公證“五不準”:

一、不準爲未查覈真實身份的公證申請人辦理公證。

二、不準辦理非金融機構融資合同公證。

三、不準辦理涉及不動產處分的全項委託公證。

四、不準辦理具有擔保性質的委託公證。

五、不準未經實質審查出具公證書。

解讀司法部公證“五不準”之(一)身份識別

誤區:憑身份證就能確認身份

在現在很多領域,僅憑身份證,或者上傳身份證照片,甚至刷臉就可以輕鬆辦理一些事物,如淘寶購物、火車購票,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的便利。

但是,這樣的便利在辦理公!證!時,是不!存!在!的!!!

公證具有權威的法律效力,是能夠直接執行的法律文書。因此,公證要求最大化的嚴謹、準確。公證員要盡到盡職義務,排除各種冒充他人、僞造證件、騙取公證書的可能性。

因此,在辦理公證過程中,公證員會向當事人提出許多的問題來確認當事人提供的資料是否與本人相一致,這並不是多餘的程序,而是公證的必要程序。

不準爲未查覈真實身份的公證申請人辦理公證

司法部公證“五不準”第一條就提出:不準爲未查覈真實身份的公證申請人辦理公證。即公證機構、公證員應嚴格審查公證申請人的身份,告知冒充他人、僞造證件、騙取公證書的法律責任後果,未經證件視讀、單獨談話、交叉印證、身份證識別儀覈驗等程序,不得辦理公證。申請人使用臨時身份證,公證員未到公安部門覈實的,不得受理公證申請。對涉及敏感、重大權益事項的公證申請,應當由有經驗的公證人員認真審覈。

身份識別方式解讀司法部公證“五不準”之(一)身份識別

目前公證機關在確實當事人身份方面,普遍採用人臉識別技術,這一技術極大的提高了覈查效率,但人臉識別技術還是存在一些漏洞,有個別無法識別的現象。因此,在確認身份時,還需通過證件試讀、單獨談話、交叉印證等傳統的方式記性覈驗。

證件試讀

證件試讀主要是對當事人的身份證、戶口、戶籍證明、軍證或者其他可以證明身份的證件原件進行現場確認。證件試讀只對與公證事項相關的身份證明證件進行試讀,不得向當事人要求提供無關的證明證件。

對於臨時身份證等不能掃描、存在僞造可能性的,公證人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戶籍證明、或請公安機關協助證明。

解讀司法部公證“五不準”之(一)身份識別

單獨談話、交叉印證

爲避免當事人隱瞞個人信息,惡意騙取公證書的情形,公證人可以向當事人詢問家庭狀況,包括有無兄弟姐妹,雙胞胎等情況;詢問家庭住址、夫妻子女關係等情況;詢問辦理公證的目的和公證書用途。以保證當事人辦理事項和提供的資料、辦理用途相吻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