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人力資本是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爲留住人才紅利,我國戶籍制度改革也由此進入“快車道”。4月8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分析認爲,大量吸收外來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關鍵性舉措,但越來越寬鬆的落戶政策必將帶來人口的增長,這也間接導致房地產市場再度升溫,人才新政也面臨着是吸引人才還是刺激樓市的爭議。

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

《重點任務》提出,要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羣體落戶限制。也就是說,當前除了超大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落戶將變得十分容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口位於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共有92個,其中包括紹興、淮安、九江、廈門、常州、廊坊、衡水等多個城市。

事實上,上述Ⅰ型大城市在之前已有放寬落戶政策的出臺。今年2月,常州市公佈實施了《常州市戶籍准入管理若干規定》。與此前規定相比,進一步放寬了高校畢業生、高級技師等重點羣體的落戶條件;降低購房和投靠准入門檻;放寬租賃房屋准入門檻;放寬退休人員回原籍的准入門檻。

具體來看,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落戶條件在常州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年限由2年調整爲1年,落戶對象由本人放寬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取消購房遷入房屋面積不小於50平方米,遷入後人均居住面積不小於25平方米的限制。

去年9月29日,廈門市也發佈《關於完善我市戶籍遷移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放寬了重點羣體落戶限制,放寬在廈門居住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落戶條件,以及調整完善廈門有關落戶政策。

在放寬重點羣體落戶限制中,《通知》提出,要放寬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留學歸國人員落戶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所學專業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的普通高校專科學歷畢業生、取得人力資源行政部門核發的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取得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或者高等教育文憑且經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留學歸國人員,與廈門市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營業執照後,可以按規定將戶口遷入廈門。

外來務工人員持有廈門居住證(暫住證)連續滿5週年、在廈門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連續滿5週年且在廈門市擁有51%以上住宅產權的,可將戶口遷入。這也是廈門自2010年8月後,首次放寬落戶廈門島內的條件。

促進城鎮化

“相比於過去僵化的戶籍管理體制,各地放寬了落戶限制,應該說是一件大好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此前曾撰文指出,從全國城市發展規律甚至從世界城市發展規律來看,有經濟活力的城市大多是移民城市。在中國北上廣深,外來人口所佔比重最高。深圳外來人口和本地戶籍人口大約爲四比一。北京外來人口約800萬,佔總人口比重2/5,而上海外來人口900多萬,佔總人口的比重和北京差不多,雖然比重低於深圳,但是總量很高。根據這些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大量吸收外來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關鍵性舉措。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爲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義重大。”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毛有豐此前指出,城鎮化發展有利於擴大內需,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要素資源優化配置,增強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提高羣衆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

毛有豐強調,一般認爲,城鎮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過程爲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再考慮到目前我國城鎮化率中包括了1億左右的常住城鎮的農民工,以及城市基礎設施質量、人均擁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國城鎮化進程所蘊含的經濟增長動力將更大。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2018年中國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相差達到16.21%,人戶分離的人口量高達2.86億人。“有了戶口,很大意義上,就有了義務教育的權利,以及其他公共資源分配。”在張大偉看來,戶口是社區、住戶、人口相關的市鎮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必備基礎,其對身份、權利能力和責任能力等的認定和對管轄權劃分的支撐,更是所有國家各項司法活動的必備基礎。

變相刺激樓市?

事實上,近些年我國一直在放寬城市落戶限制,加快消除城鄉戶籍壁壘。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積互認,加快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統籌推進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市民化,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合理分佈和社會融合。

除此之外,今年多地政府再次出臺或者升級吸引人才政策,制定了較全面的人才引進體系。1月11日,廣州發佈了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系,進一步放寬學歷人才引進的年齡限制。2月13日,西安再次降低落戶門檻,進一步放寬戶籍准入條件,本科學歷落戶不再受年齡限制,全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中職技校畢業也可落戶。2月14日,南京取消年度積分落戶指標限制,同時優化落戶流程,取消排名公示環節,申請人最終積分滿100分即可落戶。3月18日,石家莊取消在城區、城鎮落戶“穩定住所、穩定就業”遷入條件限制,全面放開城區、城鎮落戶。

爲了吸引人才,各城市也不惜投入,拿出“真金白銀”,在人才落戶、購房補貼、生活補貼、配套保障等方面加大引才力度。據統計,截至3月1日,在2019年發佈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超過20個。

從2017年初爭奪人才大戰打響,兩年間,由主要在二線城市展開,到蔓延至一線和三四線城市,甚至吸引不少縣級城市加入。分析認爲,人口爭奪已成爲城市競爭的新形式,以西安、鄭州爲代表的新興二線城市幾乎是舉全市之力引才。某種程度上,城市間“人才爭奪戰”已從搶人才變成了搶人口。

隨着“搶人”大戰的升級,人口增長間接導致房地產市場的再度升溫,人才新政也面臨着是吸引人才還是刺激樓市的爭議。對此,張大偉表示,過去2年全國多個城市房價出現了反彈,其中大部分城市都發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政策,人才政策的確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特別是部分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加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才政策變相的放開了限購等政策。從房價上漲城市看,其中大部分都發布過人才引進政策,以最典型的西安爲例,與城市歷史最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的確有很大關係。

“人才政策變相的降低了限購門檻,將人才吸引來之後,推向本來就供需結構緊張的房地產市場,這明顯帶來了房地產市場的上漲預期。”張大偉強調,從未來發展看,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慮到了用降低門檻吸引人來,但大部分城市都沒有留住人才的措施。這種情況下,吸引來的基本都是購房者。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現炒房客藉助人才政策不同城市購房落戶的可能性。對於這些城市來說,人才對應的應該是產業,人才對城市的作用也應該是在產業,而不是房地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次國家發改委明確2019年城鎮化發展的任務,部分具有突破性,對於2019年城鎮化發展以及相關樓市發展都有比較直接的影響。尤其是2017年以來的各地“搶人”動作,都和城鎮化發展有關。此次政策或將強化各地人才落戶等相關政策,對於購房需求等影響是比較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