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镇驻驾村位于东平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耕地2114亩,总人口1220。

驻驾村始建于西汉,著名集市,宋代达到鼎盛。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时路经此地,驻驾村因此得名。村中一株古槐,相传为宋真宗所栽。

清泉寺位于驻驾村西杨山之阳。光绪七年(1881年)《东平州志》载:“清泉寺,旧志作杨山口寺,在县治东北三十里金螺山下,去杨山迤东三里许有清泉,水甚甘美,因以清泉名寺。金大定二十三年重修。”清泉寺周围有摩崖石刻4处。寺后山顶处“层峦叠翠”4字,径1米,隶书,雍荣华贵。“仰止”2字,篆书,遒劲潇洒。山脚处巨石上刻“抱璞”2字,篆书,古朴苍劲。其东大石斜面刻“大块文章”4字,隶书。此处刻字年代不详,寺内清泉长流,涝时不涨,旱时不消。寺内还有石塔1处,龟托碑1座及唐宋元明四朝文人石刻、石联等。另外,清泉寺西侧有跑马观,南侧还有姑姑庵。

驻驾村文化传说内容丰富。宋辽朝对峙时期,辽王打算在清泉寺一带建皇陵。早年寺内一石碑上有辽国定都东平府,皇陵建在清泉寺的记载,元灭辽后,皇陵废而未用。传说宋将杨基业被辽兵所困,军队有水饮用,战斗力下降,一匹老战马用马蹄刨出水源,名为“马刨泉”。今此泉仍在。传说驻驾村东有座二狼山,山上有李陵碑,杨基业宾兵败后就撞死在碑前。此碑四周的草为红色,传说是鲜血所染。今村民在二狼山上,时常发现宋代兵器。

驻驾村人尚武,清代传统武术小红拳盛行村内,现以列入东平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