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文學、影視、動漫、軟件等領域網絡侵權盜版犯罪不斷增多。在這個領域,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難點在哪裏?面對難點,檢察機關又該如何破解?25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副廳長劉太宗給出了答案。

最高檢:網絡侵權盜版犯罪不斷增多 多措並舉破解打擊難點

劉太宗表示,侵犯著作權犯罪紛紛“觸網”是近幾年來的一大特點,幾乎所有的作品都可以轉換爲數字形式在網絡上傳播,尤其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作品的創作、傳播和保護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此,他認爲,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類案件的打擊難點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犯罪具有隱蔽性、跨地域性等特徵,犯罪行爲不易被發現、犯罪嫌疑人真實身份不易被確認;

二是侵權技術手段更新快,侵權內容容易被刪改,原始證據容易滅失,證據材料收集、認定困難;

三是犯罪行爲不斷花樣翻新,帶來一系列法律適用難題。

四是犯罪危害後果擴散速度快,被侵權的作品能夠在短時間內在網絡上無限次傳播,給權利人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難點重重,檢察機關如何破解?“多措並舉持續加大對網絡文學、音樂、影視、遊戲、軟件等保護力度。”劉太宗表示,檢察機關要主動提前介入偵查,拓寬偵查思路,引導偵查機關追根溯源,更好地運用技術手段全面蒐集和固定證據,並充分發揮訴訟監督職能,促進規範偵查行爲,提升辦案質效。

對此,劉太宗以廣東龍小衛等侵犯著作權案爲例進行了介紹。犯罪分子跨境架設私服運營遊戲,將運營、維護、結算等各個環節隔斷,相互以虛擬身份聯絡,在案發後將設備丟棄在境外。

劉太宗說,在此案的辦理中,檢察官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充分運用專家智庫,掃除技術盲區,會同偵查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復原私服遊戲的整體運作流程、資金流向以及人物關係等,巧妙運用關聯證據,在境內完成取證工作,破解跨境取證難題,並對偵查機關遺漏同案犯追捕追訴,有力地指控了犯罪。

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犯罪,檢察機關不能單打獨鬥。“在不斷加大辦案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同時。各地檢察機關通過引進‘外腦’,建立統一的知識產權專家智庫,也爲司法辦案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劉太宗表示,此外,檢察機關還注重加強與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跨地區、跨部門的協作,完善線索通報、證據移交、技術共享、案件協調等協作機制,讓藏匿在網絡背後的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據瞭解,在剷除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的土壤方面,檢察機關也不遺餘力。“檢察機關立足辦案積極延伸檢察職能,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堵塞制度漏洞。如對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者進行行政處罰、建議行政執法機關依法關停相關網站服務器等。”劉太宗說。

文字:單 鴿

監製:宿廣田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全場淚目!癌症母親生命倒計時,救護車上見未決犯兒子最後一面

民警身中數刀犧牲,1人蔘與圍堵無罪,檢察機關抗訴後這樣判

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這5個法律問題你得了解!專家解讀→

“人臉和指紋都在裸奔”!個人生物信息期待立法保護

未來屬於創新型“進擊者”,這期研修班讓人“思維炸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