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玉剛經常跟隨忙碌的父親去寧波的各個碼頭。1981年,包玉剛再次迴歸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歷史開啓了一個新時代。百年屈辱歷史也從此劃上了句號,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在世界各地流浪的中國兒童,越過各種障礙,回到了祖國母親的身邊,用自己的力量爲祖國添磚加瓦。

著名數學家華、導彈之父錢學森等人都爲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次要提到的大亨是世界船王包玉剛。

1918年11月10日,包玉剛出生於浙江寧波。他的父親包兆龍常年在漢口做生意。包玉剛經常跟隨忙碌的父親去寧波的各個碼頭。年輕的包玉剛對航運有着濃厚的興趣,並與時俱進。

1949年初,包玉剛一家帶着成千上萬的積蓄來到香港旅遊。當家人討論做一些大生意時,包玉剛提議做船運生意,但是父母一致反對。最終,他的父母被說服了,包玉剛更加努力地學習船舶和航運。

由於資金不足,包玉剛在朋友的幫助下籌集了70多萬美元。1955年,包玉剛去英國買了一艘帆船。儘管這艘船已經破舊不堪,但包玉剛仍被視爲稀世珍寶。他特地請人修理了這幅畫,並把它命名爲“金安”。這艘船也是包玉剛事業的開始。

之後,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業務能力,他一步一步地推動了他創建的全球航運公司。1980年,包玉剛的船隊達到210多艘,總噸位超過2100萬噸,超過美國和蘇聯擁有的船隊的總噸位。他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擁有數十億資產。

海洋產業達到頂峯後,包玉剛在陸地房地產和交通運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財富驚人。他曾經開玩笑說,他不想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因爲他害怕自己會不知所措,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包玉剛經常想念他已經離開很久的家鄉。1978年,包玉剛應廖承志的邀請回到祖國,受到隆重的接待。

這次回到久別的家鄉,包玉剛極大地緩解了他的鄉愁。但與此同時,他看到了祖國的樣子,深受感動。愛國的包玉剛表示願意當場捐贈1000萬美元,在北京建造一座現代化的高標準旅遊酒店。

1981年,包玉剛再次迴歸祖國。這次在討論合作時,他還表示願意捐贈1000萬美元來建造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然而,在捐贈儀式上,包玉剛提出要求:酒店和圖書館必須以兆龍命名。原因是爲了紀念他的父親。

這個要求現在沒什麼特別的了。但是在那個時候,包玉剛作爲一個海外資本家,給了人們一種習慣性的思考。人們都認爲接受資本家的捐贈超出了常識,更奇怪的是他竟然用了私人的名字。最終,沒有人敢接受這2000萬英鎊的支票,包玉剛的捐贈也擱淺了。

只有通過多方努力,僵局才得以打破。這一事件也極大地鼓舞了希望爲祖國做出貢獻的海外華人。包玉剛也受益匪淺。

1985年,包玉剛又出資2000萬美元資助了寧波大學的建設。同時,他也完成了爲家鄉建一所大學的夢想。包玉剛在辦學時表示,香港有550萬人口和4所綜合性大學。寧波的面積是香港的十倍,但500萬人口中沒有一所大學。隨着全國向四個現代化邁進,寧波必須改變面貌。高等教育不可能如此落後。

雖然他很富有,但他不會忘記祖國的建設和對父親的尊敬。包玉剛精神值得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