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樹軍

作爲中國唯一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錢學森對中國文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貢獻,既有保障文明生存御強敵於國門之外的“錢學森之劍”,也有事關民族賡續長遠發展的“錢學森之問”,還有探索人民新生前途命運的“錢學森之境”。

“錢學森之劍”

20世紀50年代中期,錢學森回國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開始以自力更生爲主,爲新中國研發尖端武器,堪稱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鑄劍人”。80年代中期,錢學森立足中國長遠發展,展望21世紀30-50年代,思考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和社會革命的發展,及其所必需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系統科學對於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義。

在錢學森看來,日本人的第五代計算機,里根的星球大戰,密特朗的尤里卡計劃,都是技術立國之爭。到了21世紀,如果哪個國家不能在科學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就很難立足。未來世界起碼有三大特徵:信息量激增;電子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普及並聯成世界網絡;電子計算機技術向更高層次的智能化發展。因此,他把第五次產業革命的重心放在智能化上,把與智能化密切相關的腦科學、思維科學、智能機、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視爲21世紀的五大尖端技術。“錢學森之問”

2005年春夏之際,留美20年、回國50年的錢學森對中國缺乏科技創新人才憂心忡忡:“別人說過的才說,沒說過的不敢說,這樣是培養不出頂尖帥才的……我們不能人云亦云,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中國缺乏科技帥才,這一錢學森之憂被世人稱爲“錢學森之問”,這並非他在鮐背之年的突發奇想,而是他經年思考念茲在茲的大問題。錢學森在數十年前就認爲,面向21世紀,中國需要學習並超越加州理工學院的理工結合模式、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教育模式,開闢理工教育歷史上的第三個新時代,培養理工社會科學三結合的科技帥才。科技帥才既要有深厚的數理基礎、豐富的工程技術知識,又要懂得社會科學,尤其是哲學;既要知識面廣,又要有哲學頭腦,要能團結人;既要在制定方針時“舉重若輕”,又要在落實行動中“舉輕若重”。

“錢學森之境”

既然一切大規模活動都離不開系統和信息,與之密切關聯的腦科學、思維科學、智能機、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也將必然是一個大成智慧系統工程,旨在把中國人變成能適應並利用信息環境這一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新人類”。“錢學森之境”因此具有了社會革命的意義。

錢學森把靈境技術視爲將會在21世紀大發展的下一次技術革命。信息情報科技、第四醫學、人體科學、開放的人機環境系統工程、信息集成技術和實時宇宙信息技術,共同構成人工虛擬現實技術,形成人機結合的感知體系,也就是靈境技術。靈境系統將推動人機結合從第一階段走向第二階段,催生人機結合的感受,把人機結合變成融合,催生人機結合、優勢互補的“超人”,培養科技帥才,培育哲學意義上“愛、智、慧”的“大成智慧者”。

錢學森認爲,“大成智慧者”的智力、效率和適應力都將大大提升,這將是又一次社會革命。通過大成智慧教育,人皆有碩士及以上文化水平,信息網絡把人都緊密連在一起,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走向一體化,每一個人一方面能更充分發揮他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又能更好地協同。這就像人的大腦一樣,每個人猶如一個大腦中的細胞,在一體化的社會主體中工作。

可見,從1955年到2005年,從“錢學森之劍”到“錢學森之問”,從“錢學森之問”到“錢學森之境”,錢學森的初心未改。從計算機技術革命到靈境技術革命,從信息化社會走向智能化社會,計算機技術所創造的互聯信息網絡,與靈境技術所提高的人類創造能力一道,構成錢學森所說的“大成智慧系統工程”,這一切既發生在信息環境之中,也發生在現實世界之中。信息環境不僅是給人便捷感、集成感、超時空感的人爲景觀,而且是給人智能感、臨境感乃至超人感的靈性之境。

(作者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