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法家的審美意識及其表現,是書法創作的核心問題,鄧石如在這方面爲後人提供了一條可靠的路徑,可資效仿,展示了一個書法家審美理想實現的清晰軌跡。在鄧石如身上,有一種很明顯的藝術審美癖性,突出地表現爲追求的目的是很一致的,儘管不斷有推移,卻都執着於古厚、質樸、大氣、尚力這些審美範疇。

鄧石如一直是人們研究清代書法不可繞過的人物之一。每一個藝術追求者都有自己的審美方向,這個方向在長期的堅持下,在學習創作過程中,通過主客體的交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種個人纔有的審美情懷。一方面,書法家要從自己的主觀條件出發,在現實中選擇與個人特點相適應的書風來進行加工,另一方面,他的主觀意向又必須通過和客觀對象的強化和鞏固,繼而化爲個人的書法特點,爲世人所識。


我們回首書法史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書法家都是一些有着社會地位的人士,他們有比平常人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更優越的學習修煉的條件、更易於成名成家的渠道,這些關係的相互作用、相互助益,使一個書法家易於被肯定、認同,聲名推向更大的空間,成爲彪炳史冊的人物。這幾乎是慣常的事實,鄧石如不在此列。一個在野的書家,一生布衣而無仕途的經歷,成爲書法史上的人物,也是很鮮有的例子。


在鄧石如身上,有一種很明顯的藝術審美癖性,突出地表現爲追求的目的是很一致的,儘管不斷有推移,卻都執着於古厚、質樸、大氣、尚力這些審美範疇。它突出地表現了鄧石如在學習中以自我爲中心的實踐活動。從鄧石如的學術活動中,可以開列出一長串碑版,從這些碑版上看到他追求的美學特徵。鄧石如效法過李斯、李陽冰、《天發神讖》《三公山》《開母石闕》《之罘》《石鼓》《敦煌太守》《國山》《城隍》《三墳記》,以及三代鐘鼎、秦漢瓦當碑額、六朝鏡銘、錢幣文字。這些古人碑版都散發着古樸厚重的氣息或剛健堅硬的韻致。取法的定位,是書法家的審美理想關鍵的一步。可以看出鄧石如並沒有取法晉人一路的清秀飄逸書風的記載。


鄧石如與其他書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忘情於朝市之上,甘心於林泉之下,不知鐘鼎爲何物,冠冕爲何制,翛然以遊,陶然而醉,安貧樂道,以浮雲富貴之意而自足。鄧石如交遊中的主要目的還在於搜尋古人金石之跡爲己用。如果說在不同領域的姚鼐、袁牧、葉天賜、程瑤田、畢三泉、羅聘給了他文學修養上的影響,那麼,與曹文埴、畢沅的交往,則完全可以爲官,可以爲幕僚,改變貧窮的生存方式。但是鄧石如無論交往對象爲何,都是從審美角度來認識和實踐,無意於仕途、無意於功名。鄧石如交友的目的、願望也較簡單、純粹,不爲人事牽絆,是以藝術爲前提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鄧石如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他也置身於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關係,在這些社會關係的影響下,保持一個書法家審美的真實性、一貫性,顯示着一個書法家的人格力量。書法家的審美意識及其表現,是書法創作的核心問題,鄧石如在這方面爲後人提供了一條可靠的路徑,可資效仿,展示了一個書法家審美理想實現的清晰軌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