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姐說大部分書香門第家庭出來的孩子都不會差到哪裏去,因爲家庭氛圍和父母的修養在那裏挺着,那就是活生生的榜樣和力量。而那些父母不過分看着孩子分數的家庭,孩子往往更容易成爲學霸,也更容易有出息、這種對比看起來有點兒矛盾,其實一點都不矛盾。

|文兒
表姐在一線城市當了十幾年的初中班主任。過年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表姐說這些年我帶過形形色色的學生,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家長,認識和了解了不同的家庭。悟出了一個真理,優秀和有出息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優秀的家庭,父母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父母的特性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有些家庭註定養出來的孩子就是比大多數人優秀有出息,羨慕不來。資深班主任的大發現,以下家庭更容易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很現實。

表姐說大部分書香門第家庭出來的孩子都不會差到哪裏去,因爲家庭氛圍和父母的修養在那裏挺着,那就是活生生的榜樣和力量。很多時候孩子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地深入孩子的骨髓當中。這種無聲的教育,比整天盯着孩子恐嚇着孩子的教育,有效的多。
書香門第的家庭裏,父母一般都愛讀書,愛閱讀,愛學習。閒暇時間,大人閱讀,孩子學習,一家人都有這個意識。那麼孩子愛上學習,愛上讀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他會把讀書學習看做生活中的很普通的一件事。主動學習的孩子自主性和思考性往往都優於同齡人。再加上這樣家庭裏的父母,有修養,有知識,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的三觀也能正確的建立。這樣的孩子長大一般都很優秀,很有出息。

老姐說我當了那麼多年班主任發現一個規律,越是父母特別在意孩子分數。如果每次一考試,孩子考好了家長就沾沾自喜,考得不好,家長就聲嘆氣,對孩子各種批評打擊的。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出息。而那些父母不過分看着孩子分數的家庭,孩子往往更容易成爲學霸,也更容易有出息、這種對比看起來有點兒矛盾,其實一點都不矛盾。
因爲過分看重分數的家庭,不管大人和孩子都是功利性特別強,眼界狹窄,只看到眼前。這也導致這樣的家庭學習上更傾向於找捷徑,只要孩子成績提高就行,對老師的要求就是多劃重點,讓孩子刷有針對性的題。孩子的所有學習都是爲了提高分數,學習都是被動的,無意識的。不注重對孩子學習方法的鍛鍊,孩子學習的系統性和自主性根本得不到培養。這樣的家庭只會培養出一個書呆子和學習的機器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