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傳說中我們看到大多數龍鬥姓敖,尤其是在西遊記中四海龍王和他的龍孫都姓敖,那麼龍爲什麼都姓敖呢?關於神話中龍大多數姓敖的原因我們可以從龍的形成來看。據古書記載龍在幼年的時候叫做虺,虺是一種生活在遠古神話中的毒蛇,武則天就曾講王皇后一族賜姓虺以示王皇后心如蛇蠍,虺最早出現在西周的青銅器中。

虺經過修煉後會變成蛟龍,蛟龍其實並不是龍而是一種大型的與水蛇相似的物種,傳說蛟龍脾氣暴躁性格兇殘,因此它們經常與龍族爭奪地盤,失敗之後就只能夠生活在池塘和小水潭中,蛟龍需要在寒冷的水下修煉500年才能夠成爲龍,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蛟龍都能夠成爲龍。

蛟龍只有經過修煉長出角之後才能夠成爲蛟龍,也就是我們在西遊記見到的姓敖的四海水龍了,這種長出角的龍叫做角龍,但是我們在神話中也可以發現角龍的地位並不高,他們只能夠掌管四海的蝦兵蟹將和聽從玉環帝的指令行雲布雨,這是爲什麼呢?

其實角龍並不是龍的最終版本,龍修煉的頂級是應龍也就是長出翅膀的龍,但是角龍想要修煉成應龍非常困難,因爲在我們整個神話體系中應龍只有一條,那就是當初聽從黃帝命令前去決戰蚩尤的黃龍,因此黃龍就是應龍。

在史記載中說到”軒轅黃龍體“因此有人認爲軒轅黃帝就是應龍轉世,在後來大禹治水時期應龍曾經以尾巴掃地幫助大禹治理了水患,因此應龍在我們整個神話體系中都是龍族最尊貴的地位了,因爲修煉成爲應龍天太難了,因此低一級的龍想要修煉成應龍就只能”熬“了,這就是龍姓“敖”的原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