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爲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爲“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並且,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

史料中最早出現“黃帝”,是在武王討伐殷商以後。

《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這裏說的是“黃帝之後”,也就是黃帝的後代,這羣人生活在薊地。不過,《禮記》中僅是稍微提及了黃帝的後人,並未說起薊地的這一支與周人有着怎樣的淵源。最早將黃帝奉爲“五帝之首”的,還是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

到了唐朝時期,李氏皇族於陝西地區修建了一座軒轅廟,正式將黃帝奉爲華夏之祖。不過,除了大唐之外,北方的契丹、鮮卑也曾稱自己是“黃帝后裔”。類似的祖先之爭,在我國曆史上並不多見。究竟哪些民族纔算是“黃帝之後”呢?時至今日,考古學家才爲我們揭開這個謎團。

據專家考證,在我國遼寧朝陽的“牛河梁積石冢”中出土的“神祕老人”,與黃帝有莫大淵源,目前有一種猜測是神祕老人的身份正是黃帝。雖然,在“唯玉爲葬”的傳統中,神祕老人墓裏的隨葬玉器數量並不豐富,僅有七件。不過,這七件玉器卻各含深意,每一件都在證明老人的身份非同凡響。

考古人員稱,該墓中出土的“箍形玉”是一種遠古時期的“法器”,當時的人們堅信這種玉器能夠溝通神明。另一件勾雲形玉器則更能說明墓主人生前的身份不凡,這種玉器象徵的是無可替代的地位。墓中最珍貴的隨葬玉器,就是神祕老人手中握着的兩件玉龜,專家考證,在古代僅有王者至尊纔有資格使用這種玉器。

根據《山海經》等文獻的記載,黃帝所在的部落是以云爲圖騰的。前文我們提到這位神祕老人胸前佩戴的正是有勾雲紋樣的玉器。考古人員猜測,該玉佩便是老人身份的象徵。而造型獨特的“箍形玉”,更是墓主人具有神權的一種表現。衆所周知,在遠古時期,政權與神權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當時的部落首領,往往會通過神權來鞏固政權。所以,絕大多數古代首領,都兼任着“大巫”一職。

根據郭沫若先生的考證,天黿是軒轅的另一種叫法。我們知道,黃帝即“軒轅氏”,顯然二者之間有必然聯繫。

那麼,聯想到神祕老人手中握着的這對玉龜,是否能說明墓主人的身份是黃帝或黃帝后人呢?

考古人員以碳同位素法測定了該墓的時期,已確定該墓至少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在遙遠的遠古時期,究竟是誰有資格帶着這麼多珍貴的玉器下葬?答案呼之欲出。

主持過牛河梁考古現場發掘的考古人員郭大順表示,這裏出土的古代墓葬規模足以與後世的帝陵相媲美。不過,在遺址周圍,考古人員卻沒有發現任何遠古先民的聚居區。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牛河梁不但風水絕佳,而且地處交通樞紐。

按理說,在這樣的地方修建聚落再合適不過,那麼,爲何古人會錯過這片寶地呢?

郭大順認爲,這足以說明牛河梁遺址在當時十分重要,顯然,已超過了“家庭祭祀”和“氏族祭祀”的範疇。從地圖上來看,牛河梁遺址地處紅山文化的中心。或許,在遙遠的古代,神祕老人的墓葬周圍每到重要的日子都會雲集一羣遠古先民,他們來到這座大墓前祭拜共同的祖先。

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已故)曾指出,牛河梁遺址的發現,代表着中國北方最高水準的史前文明。這裏的社會進程明顯比其他區域的文明更先進。此外,蘇秉琦還特別提到,在同時期的文化中,僅有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能夠與黃帝的文明對應。

郭大順在蘇秉琦提出的看法上做出了引申,他覺得史料中與黃帝相關的地理記載,大多符合我國北方的地理風貌。這已足夠證明,黃帝乃至五帝前期的部落領袖,其主要活動範圍在中國北方。近年已有部分史學家根據蘇秉琦、郭大順等人的研究梳理了新線索,他們認爲黃帝文明的發源地並不是中原或陝西、甘肅地區,而是燕山以北。

當然,在更多的考古證物出土之前,目前的種種研究都建立在推測上。

畢竟,僅憑一個無法辨明身份的神祕墓主人,我們還不能確定黃帝一族的發源地。不過,當前的考古發現已證實紅山文化與黃帝文明之間的聯繫。

參考資料:

【《禮記》、《史記》、《紅山文化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