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瓜子二手車到車好多的進化,不單是業務佈局的多元化,其實也是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進化,背後的驅動力是楊浩湧更加深入商業本質:對用戶多維度需求邊界的持續探索與滿足。瓜子二手車很像當年趕集網的招聘業務,卻具有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楊浩湧投入重兵和重金,把它做成了汽車產業互聯網裏的原始流量池,成爲引導後續新車、金融、保險、車後等服務的“大門”。

到今年,楊浩湧回國創業整整15年。其中趕集網10年,瓜子(車好多)5年。這15年,其實分爲“兩個楊浩湧”:一個是消費互聯網的楊浩湧,一個是產業互聯網的楊浩湧。

消費互聯網的重點是爭奪流量,對於交易平臺來說,用戶最大化是核心競爭力之一;產業互聯網的本質則是打通服務,對於交易平臺來說,如何喫透產業鏈是關鍵,覆蓋全生命週期的用戶服務是推動用戶創造內生流量的前提。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是兩個時代的轉換,很多人掉溝裏了。楊浩湧憑什麼?

變局

當下的楊浩湧和他的同行們正在面對一種新變化。

過去一年,二手車交易平臺進入寒冬。先是去年人人車大規模裁員,甚至爆出破產傳聞;然後是上市公司優信繼把金融業務轉手給58同城之後,近期又準備把二手車拍賣業務下嫁對方;就連行業內體量最大的車好多集團在疫情爆發之後也宣佈了人員優化、降薪等舉措。

這是一條瘋狂的賽道。僅以四家頭部公司爲例,車好多、優信、大搜車、人人車歷史融資總額就接近80億美金。

2019年,中國二手車銷量近1500萬輛,成交均價爲6.16萬元,這是一個規模接近1萬億元的市場,是網約車市場的三倍。至於新車交易,去年更是達到3萬億元。

美國已經有4家二手車上市公司。僅僅是二手車賽道。

但中國只誕生了一家二手車上市公司(優信),且市值已從最高點的近30億美金縮水至不到5億美金。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賽道正在洗牌。

但楊浩湧和他的車好多集團(包括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及車後業務等)似乎並不擔心。

第三方數據顯示,瓜子二手車平臺月活用戶數是行業第二名的3倍以上,聚焦下沉市場的毛豆新車用戶滲透率是第二名的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車好多集團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整體盈利。換句話說,自我造血能力顯現出來了。

車好多到目前爲止獲得發展資金總計38億美金,不僅遠遠大於趕集網+58同城上市前的融資之和,也大於二手車行業主要競爭對手優信+人人車的融資之和。

有意思的是,車好多完成15億美金融資的時候,二手車行業的廣告大戰卻基本結束了。當仍有媒體討論二手車賽道成不成立的時候,車好多的幾個新業務已經都跑起來了,比如已經實現盈利的毛豆新車,成立兩年半了。

但是至此,楊浩湧只是完成了階段性目標。

如果你還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句著名的廣告語和楊浩湧聯繫起來,說明你是個懷舊的人。楊浩湧的車好多,早已進入了這一賽道的下一階段。

二手車電商是條賽道,但也是一條整合難度極大的賽道。以中國最大的二手車市場北京舊車市場(即“花鄉二手車市場”)爲例,車商數量500多家,佔全國比例僅約0.5%。國內汽車後市場也高度分散,以汽修領域爲例,全國汽修門店數量約44萬家,養車平臺途虎旗下工場店500家,僅佔市場約0.1%。

當年團購風口起來的時候,喫喝玩樂也是很多人眼中的萬億市場,但事實證明僅僅靠着一條業務賽道支撐不起整個風口,這就有了美團進軍外賣、酒旅、電影票等其它賽道的故事。

二手車很像團購,但卻比團購更加複雜。它點燃了一個尚待互聯網化的龐大市場,但這個市場不可能只靠二手車這一個業務去教育、去催化。喫喝玩樂是一個人的綜合需求,二手車、新車、汽車金融、汽車後服務更是一個車主的綜合需求。

而且不同於美團對於衣食住行不同需求人羣的散點投入,車主的業務需求更加集中、更加長線,但也更加低頻,對平臺的全面性、協同性和抗壓性要求也更高。

很多公司在二手車賽道遇到問題,不是這個賽道本身錯了,而是被競爭的表象帶溝裏去了:光打廣告是遠遠不夠的。

進化

這要從楊浩湧的上半場說起。從2005年到2017年,是消費互聯網時期的楊浩湧,即趕集網的十年+瓜子的前三年。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消費互聯網本質就是流量爭奪戰。楊浩湧與姚勁波在分類信息領域相愛相殺十年,瓜子在最初三年瘋狂的廣告投放,目的只有一個:在最合適的時間點獲取儘可能多的用戶心智。

趕集網前後投入20億人民幣做廣告、獲取流量,但楊浩湧卻反思說,在一些關鍵節點還是不夠激進。在2015年之前,無論是PC互聯網時期還是移動互聯網初期,流量價格並不像後來那麼貴。

這種經歷讓楊浩湧在瓜子創立之初就對二手車賽道的流量競爭有了更本質的認知。儘管流量價格在漲,但行業競爭格局完全不同於分類信息網站時期了,當年除了趕集網、58同城、百姓網,這條賽道幾乎沒有第四名。

二手車賽道就不同了,一上來就有近百家公司,而且都有資本加持。這個時候就看誰跑得快了。

其次,誰跑得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業者的融資能力。從2010年到2015年與58合併之前,趕集網幾乎每年都有千萬美金級別的融資,其中最後三次融資金額分別是7000萬、9000萬和2億美金,最後能與姚勁波成爲賽道最後的玩家,楊浩湧的融資能力至爲關鍵。某種程度上,資本彈藥就是生存發展的基石之一。

當楊浩湧進入在二手車賽道的時候,消費互聯網正好迎來流量價格瘋長的時期。從2015年到2017年,中國電商平臺的用戶獲取成本翻了幾倍,而二手車交易平臺的用戶成本更高。

根據艾瑞的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二手車電商的廣告投放總額是8億人民幣,2016年變成12億,2017年突破50億,2018年第一季度就達到20億。

毫無疑問,瓜子是二手車這條賽道廣告投放力度最大的公司。但當很多人以爲楊浩湧仍在用流量+資本的打法的時候,從2016年到2018年,即整個行業最瘋狂的三年裏,他還做了三件沒有那麼搶眼,卻至關重要的大事:2016年推出瓜子金融業務,2017年推出毛豆新車,2018年推出車好多車後業務。

2019年初拿到D輪15億美金融資的時候,楊浩湧其實早已不是二手車賽道的楊浩湧。佈局全產業鏈,是楊浩湧在消費互聯網紅利期的尾聲做出的關鍵選擇,曾經作爲低頻交易典型的二手車用戶,消費服務生命週期被大幅拉長和拓寬。

同樣,瓜子金融、車好多車後服務業務,都大幅受益於瓜子二手車積累的用戶規模,因而不愁流量與用戶資源。大多數人只看到了在廣告端廝殺的瓜子二手車,卻忽略了在產業端佈局的車好多。

不難發現,楊浩湧二次創業的路徑依次是汽車交易、汽車金融、汽車保險、維修保養,業務之間前後緊密耦合、相互協同拉動,較傳統平行業務平臺的業務協同效果有着本質的升級。

車好多的業務協同效應正是來自二手車、新車、車後三大板塊的聯動,從低頻的交易業務開始,到車後中高頻業務不斷延伸疊加,直至再次產生置換、消費需求,培養起汽車消費的高粘性用戶羣,搭建起了用戶用車全生命週期的生態體系。

對於楊浩湧來說,這個路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年的分類信息平臺,就是基本的低頻業務組合變高頻需求的典型代表。

招聘、找房、汽車在整個大消費市場裏都屬於低頻需求,但它們組合在一起卻成了分類信息網站的核心業務。因爲這些低頻需求背後的用戶具有一定同一性,即每個用戶都有找工作、找房子、買賣汽車的需求。例如,作爲趕集核心業務之一的招聘一度給趕集網其它業務品類帶來不少流量,並相互轉化、提升。

瓜子二手車很像當年趕集網的招聘業務,卻具有更加重要的戰略意義:楊浩湧投入重兵和重金,把它做成了汽車產業互聯網裏的原始流量池,成爲引導後續新車、金融、保險、車後等服務的“大門”。

而大幅強化的業務協同效應,也爲車好多的發展帶來了更強的內生驅動力:毛豆新車成立的第一年裏,其50%的用戶來自瓜子二手車;而車好多的車後業務,早期更是完全對接二手車與新車的車後服務。

楊浩湧兩次創業的投資人、今日資本創始合夥人徐新說,好的交易平臺一定要能產生供給兩端的雙邊效應。

所謂雙邊效應,就是隨着用戶的需求增加,滿足這種需求的供給也會隨之增加,雙方互相增強,協同提升。

車好多所在的汽車消費大市場,不是單純的消費互聯網,儘管很多單項需求相對低頻,但單一用戶可以同時擁有車主、買家、賣家、金融用戶等多種身份,所以車好多通過在產業鏈上挖掘並滿足同一用戶的多種需求,其實是把大量用戶的低頻需求聚集並高頻化、長期化,從而建立起覆蓋用戶用車全生命週期的消費服務體系。

過去4年多,車好多的進化可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競爭導向、規模優先,是非常態化、消費互聯網化的。在這個階段,必須把競爭對手不計成本、快速打下去,成爲行業老大,結束非理性競爭,並建立起品牌、技術與渠道等行業基礎設施;第二階段,是迴歸迴歸商業本質,兼顧效率與成本、要盈利。

在第一階段中,車好多可謂付出了不小的成本,無論是鉅額廣告投入、高成本的評估師免費上門、各業務模式大量鋪開,都無疑是圍繞激烈的競爭導向展開,有被動的、也有主動的,但很多也的確都是非常態化的商業行爲。

比如瓜子二手車在發展初期,行業內各家爲了爭搶優質車源,紛紛推出評估師免費上門的服務。雖然都知道有經驗的評估師上門的人力與往返成本都不低,但仍然都免費。而不少消費者實際上只是爲了看看自己車還值多少錢而已,並沒有賣車的打算。

儘管競爭激烈,但這些對車好多爭搶更大的市場份額功不可沒,也爲楊浩湧的產業互聯網“升級”贏得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優勢。這也是車好多能夠在此後的行業衝擊中逆市實現盈利,結束非常態競爭的原因。

在進入到第二階段之後,車好多最爲棘手的問題就是大幅降低業務的高企成本,迴歸商業本質。這也就是爲什麼瓜子從去年開始進行業務流程與組織架構精簡、去冗餘化,並對業務運營成本進行嚴控。現在回過頭來看,從去年底車好多實現季度盈利來看,這一生態化、集團化的戰略調整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效果不錯。

同時從長期看,車好多所處的汽車消費服務領域,與沃爾瑪等零售企業類似,成本控制不僅是當下戰略調整所必須,從長遠來看,持續成本優化動作(包括店面優化調整、人員組織優化)也必將是常態化的。

從瓜子二手車到車好多的進化,不單是業務佈局的多元化,其實也是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進化,背後的驅動力是楊浩湧更加深入商業本質:對用戶多維度需求邊界的持續探索與滿足。

分類信息網站整合的跨行業的供給,滿足的是用戶的橫向需求;而二手車、新車、金融、汽車後市場等都屬於汽車消費的整個鏈條,是一個產業的不同層面。融資能力、低頻變高頻的背後,是用戶縱向需求的滿足。這是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區別。

很多人只看到了消費互聯網的楊浩湧,即善於、敢於打硬仗,但從趕集網到車好多,另一個楊浩湧更加本質:把傳統市場變成產業互聯網,把低頻業務變成高頻需求,把單一業務變成生態體系,滿足更加立體的用戶需求。

楊浩湧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楊浩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