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伴随早期的商贸活动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以不同形态成为沿线民众共享共建的卫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将发展中医药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之一,近日,湖北医药学院“丝路医韵,筑梦前行”实践队赴甘肃省文峰镇探寻“一带一路”为中医药带来的发展契机。

药材交易市场

中药材种植户及经销商篇: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5人在前往康美中药城的途中,路遇一对热心肠的中年夫妇,阿姨十分热络地询问团队的前行目的地并带领实践团队来到了文峰中药材交易市场旧址,牌坊门上显露出悠久的年代感,越往里走,随处可见堆在地上的中药材,还有认真加工药材的种植户们,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阿姨带着队员们来到一个名为“陇西文峰开发区红色文化婉合阅览室”的小屋门前,据阿姨描述,这是她这么多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走进小屋,团队成员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满室的历史文物,都与中国共产党息息相关。阿姨带着敬畏的语气说:“毛主席带领我们农民翻了身,我很感谢共产党,就想把这种积极向上的红色思想传递给周围的人,思想不能穷。”阿姨的话带给队员们心灵冲击,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朴实阿姨让队员们领略了这种高思想觉悟的境界。随后,实践队员又采访了多位种植户和经销商,均纷纷表示“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的确给自己,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福利。

陇西文峰开发区红色文化婉合阅览室

7月16日,首阳镇恰逢集日,实践团队一行6人来到中药材交易市场进行调研活动。通过首阳江能中药材交易城接待负责人了解到,江能中药材公司是一家集采购、智能化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全方位营运企业。据了解,为响应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省市政府进行了大力支持,分别投入了大批专项资金。此公司自从2017年11月开始做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公司从源头牢牢把控中药材采购,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层层把关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摆脱单一的线下实体运营模式的桎祰,已在全国同类销售企业中建立绝对优势,企业建立有条不紊的发展规划制度,力争做到全自动化运营,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在中药材行业领域类,已经做到了“o2o”发展模式的典范,并能为政府出台后续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队员们向公司经理资讯企业的发展与目标

中医院篇:

7月17日上午, 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陇西县中医院。 由中医院药剂科康主任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中药科,康复科,针灸科和中药房并对各科室主任进行采访。陇西县中医院地处西部药都,优质的天然的资源以及国家对西北中医药发展的重视都促使各科室与中药材紧密相连,例如康复科的中药熏蒸疗法,利用热药蒸汽的原理对人体疾病起到治疗作用,主要是对风湿类疾病、骨关节炎症、皮肤类疾病、女性痛经、闭经有显著疗效,还被广泛应用在现代保健养生方面。康主任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中药的采购、管理和临床应用,并强调现在的中药房都设置有专业的审核机构,专门对医师开的处方审核及修改。位于中药房对面的是颗粒药房,药柜上所放置的药物不是常见的中药材,而是盒装或袋装的中药颗粒,这种中药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煎煮熬制,只需要热水冲泡即可服用。听完负责人的介绍,队员们对现代中药材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新型颗粒中药与传统中药相比,更有效地治疗疾病,为患者节省大量时间和经历,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更提高了药剂师的工作效率,是中医药应用方面的的一大进步。

中医药管理机构篇: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副局长史军负责接待队员们。在谈话开始前,史军就团队信息和本次访谈内容做了简单了解,并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作以陈述。政府主引导,各管理局负责执行与管理,以下各组织、企业与人民群众的责任是积极参与,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落实党中央的相关政策,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监管食品和药物类的相关事宜。在药材方面的主要职责是药品注册和药品安全监管,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弘扬正能量。史军对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抱有非常支持的态度。

企业篇:

(1)天士力中天药业

实践队员到达陇西县天士力中天药业,向相关管理人员了解该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队员了解到该企业已通过GSP(药品经营质量规范,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和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并且企业拥有自己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种植研发基地,了解到其主要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了解和掌握基本信息后,队员们在管理人员的陪同下继续深入企业,“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政府政策,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帮扶措施,将地道药品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积极抓质量环节,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更大程度上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当地脱贫致富。”管理人员如是介绍到。在政府的大力扶植、积极宣传、吸引新企业、引进新技术等的带动之下,陇西的药材产业必将走向更好的发展之路,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经济同步发展。

负责人带领队员参观成品药材储存库

(2)恒大药业

恒大药业是为了响应国家中医药一带一路战略由省市共建的,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公司从源头把关药材,坚决不采购不合格的药材,通过大数据记录来提供数据,把关好药材品质,企业还会定期的进行人员培训,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做到线上线下平行发展,他们还建有智能云仓库,这样能很好的保存中药材,仓库里面全是机器人工作,做到完全自动化。恒大药业的负责人马小辈谈到,甘肃的中医药现在推广到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销往河北、安徽、广州、成都、广西等地。药材由药商收购以后,销往这些城市的药材交易市场,再卖给药店销售,或者卖给制药厂制药。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发展情况,他介绍道,药材现在已经销售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政府建立了合作社来扶持中医药产业,现在原产地这边实行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利润的下降平衡了过度种植的药材,这使得中医药产业得以实现一个平衡。

队员访谈恒大药业负责人

此次的调研,让当代大学生真正的了解到“一带一路”政策,亲身体验到中医药在促进居民健康中所发挥的优势,我们相信“一带一路”健康中国风会越走越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