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緻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中,曾經奉行着"一夫多妻"的腐朽思想,在這個年代,愛情似乎並不是能夠自由追求的東西,而婚姻,更像是用來聯合利益的產物。
當然,在文人墨客們新潮的思想中,不乏有拋棄世俗眼光、大膽求愛的徐志摩;有坦率直爽,承認自己愛上有夫之婦的金嶽霖.....文人們的愛恨情仇總讓人浮想聯翩,但大多數都尚且算符合人倫。
然而在當時,就有這樣一位民國奇女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提出了一妻多夫,並且真的予以實行了,她就是著名女作家丁玲

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小村莊。家中是世代書香世家,相對於同時代的普通家庭來說,丁玲父母的思想要相對開明,他們非常贊成與支持丁玲求學,即使丁玲是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中的女子。於是從小開始,丁玲就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也許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與薰陶,丁玲本人對於文學似乎有着與生俱來的興趣。她非常喜歡閱讀,閒來無事時,同齡人都在嬉戲打鬧,丁玲從不參與其中,只是默默把自己關在家裏,閱讀父親的書籍。
父親見孩子這麼熱衷於學習,心生歡喜,更是喜歡在旁邊指教一二,也很願意把自己的書借給女兒閱讀。就這樣,年紀小小的丁玲就積攢了不少閱讀量,到了上小學時,她的文化程度已經比自己的同學要高出許多。
1919年,丁玲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岳雲中學就讀。當時正值五四運動期間,作爲進步學生,丁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當時她所就讀的岳雲中學學風開明,師生們紛紛同氣連枝,力爭革命。
丁玲也被革命的春風帶往了上海,在那裏,她不僅繼續着自己的學業,還經常參加革命的學生遊行。在這期間,她一方面爲革命事業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方面又儘量提升自己的文學造詣與水平。
最開始,她的文筆還略顯青澀稚嫩,言辭優美有餘,力度卻依舊不夠。在上海求學的那段日子裏,她不僅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也認識了很多文壇有名的巨匠並且有幸得到他們的指點。就這樣,丁玲在真正見識到革命大潮的同時,自己的學業也突飛猛進。
但是這對丁玲來說遠遠不夠,她並沒有因爲略有所成就停下自己的步伐。

1924年,丁玲來到北平參加一個讀書會,本以爲只是一場普通的書會,讓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正是在這場書會中結識了自己的丈夫,胡也斌
不同於丁玲的學生身份,胡也斌已經參加工作,職業是一名編輯,此前他就對小有名氣的丁玲略有耳聞,此次相見,丁玲的談吐之優雅與言辭獨特的見解都讓他一見傾心。而丁玲也對面前這個高大英俊的男子芳心暗許。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他們有着共同的愛好文學,都喜歡同一個作家,因此也有聊不完的話題。這次見面後,兩個人互生情愫,理所應當的走到了一起。此時在外人看來,兩人的組合可謂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又有共同的事業與努力的方向,可謂是讓旁人只羨鴛鴦不羨仙。
但是變故也是在此時發生的。

當時丁玲爲了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一邊與胡也斌戀愛着,一邊又遠赴北京大學求學。當時她選修了一門日語課程,這個第三者馮雪峯不是別人,正是丁玲的日語課同學。他久仰丁玲大名,看過丁玲的很多文章,算得上是丁玲的狂熱粉絲。
最開始,他只是抱着拜訪偶像的態度接近丁玲,對於這個男粉絲,丁玲顯得非常冷淡:一來,她當時正在與胡也斌熱戀中,實在沒有功夫理會其他的男生;二來,馮雪峯長相有些醜陋,比起高大英俊的胡也斌來說,實在是差遠了,因此丁玲對待他的示好,基本不做任何回應,指望馮雪峯能夠自討沒趣,然後自行離開。
沒想到馮雪峯越接近丁玲,就越發被她的才華橫溢所吸引。從前在他眼中,丁玲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女神,但是與丁玲真真正正走近之後,才發現丁玲待人處物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架子。
這也讓他義無反顧的愛上了這位才女,就如同當年以自身的文學魅力吸引了胡也斌一樣,丁玲再次用自己的才華吸引了馮雪峯。

同時,在與馮雪峯的交往中,丁玲逐漸對馮雪峯有了改觀:他雖然長相平庸,但是卻很有才華。漸漸地,丁玲也愛上了馮雪峯
她向來是個坦誠直率的女子,爲了對得起2人,她選擇公之於衆。她同時向胡也斌和馮雪峯表露了心跡,告訴他們自己同時愛上了他們2個男人,並且向他們提出了3人同居
令人意外的是,出於對丁玲的愛,兩人竟然接受了這荒誕的要求,正是開始了自己的三人同居生涯。但是愛是自私的,沒過多久,馮雪峯就因爲受不了離開了丁玲。此後丁玲便與自己的丈夫胡也斌生活在一起,這段令人唏噓的畸形的愛,以此般結果終於告一段落。
愛是自私的,馮雪峯因爲愛同意了丁玲的要求,也因爲愛離開了丁玲,算是有始有終。也許當時的三個人都太過年輕,年輕到以爲愛情是能夠與人分享的寶物。
世間花花萬物,一切都可與人分享,只有愛只能爲自己私藏。不是苦惱太多,只是因爲不懂生活,也不是幸福太少,是人們總不懂得把握。也許這就是愛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