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今年前兩個月,得益於去年權益基金的優秀表現,新發基金中爆款頻現。但是如今狂熱追漲的投資者有點懵,剛買的新基金,很快虧了十幾個點,那麼到底該怎麼買基金呢?

01

睿遠不行了?

近期爆款網紅基金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單月最大回撤超20%,引發了衆多投資者的關注。

做爲陳光明、傅鵬博等兩位資管大佬單飛後首只產品,睿遠成長價值混合成立於2019年3月26日,也是睿遠基金打造的首隻公募基金。

睿遠成長價值比較基準:中證800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2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20%。

3月26日恰好是該基金成立1週年時間。

在今年2月份之前,該基的業績表現一直不錯,淨值始終以震盪上漲爲主,但自2月份以來,該基金淨值遭遇滑坡,最大回撤接近20%,截至3月26日該基金近一個月回撤仍超16%,跑輸了同期上證指數8.24%的跌幅。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但從發行一年以來的趨勢看,睿遠成長價值混合整體仍處於上升趨勢之中,成立以來累計淨值增長率爲19.46%,十分接近平均年化收益20%—這一衡量優秀基金經理的水準了。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02

短期回撤太大!24只基金近一月虧損超過25%

實際上2月底以來受外圍市場影響,比睿遠回撤幅度大的基金大有人在!

數據顯示,受油價暴跌影響,原油QDII基金受傷最爲嚴重。截至3月25日,近一個月,國泰大宗商品、南方原油、華寶標普油氣上游股票等基金虧損超過40%。

此外,24只基金近一月虧損超過25%。金鷹多元策略混合基金近一月總回報爲-29.67%、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型基金的爲-28.15%。

今年新發的基金方面,銀華科技創新混合位於年內新發權益類基金跌幅榜榜首。

而榜單中,也不乏明星基金經理,比如萬家基金的黃興亮管理的萬家科技創新混合2月26日以來跌幅超11%,廣發基金的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跌幅也超10%。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老基金方面,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精華配置混合以超30%的跌幅領跌。金鷹多元策略混合、銀河創新成長混合、諾安成長混合、萬家雙引擎靈活配置混合等基金的跌幅也超過20%。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03


基民怒了:已舉報


近期不少基金回撤較大,在多個平臺的基金討論區中,投資者頗爲憤怒,許多人舉報……

近日,海富通股票混合型基金遭到用戶舉報。

該用戶投訴稱,近日來發現估值跌多漲少,懷疑該基金有異常違法的行爲,希望證監會覈查。

海富通基金對此做出了回應:目前是正常運作狀態,受海內外疫情影響,近期股市震盪加劇,本基金所重點投資的科技股也有較大幅度回撤,致使本基金淨值有一定回撤。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基金討論區裏罵聲一片。例如,在金鷹多元策略混合基金支付寶討論區中,許多投資者表示已舉報。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事實上,不少投資者陸續割肉離開。

多位基金公司營銷人士透露,近期基金贖回比較多。以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型基金爲例,支付寶數據顯示,3月2日至3月8日一週的時間,超過55萬人申購。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型基金也從2月13日開始限制大額申購,規定單個基金賬戶日累計金額不超過1000元。但3月26日,大額申購限制從1000元調整到100萬元。

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一方面,近期市場劇烈震盪,導致基金回撤較大,另一方面,有的基金經理激進的操作導致基金淨值波動太大,使得投資者體驗並不好。

憤怒之餘,也有許多投資者疑惑。持續虧損,到底是該賣出還是繼續加倉?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圖片來源:銀河創新成長混合型基金支付寶討論區

04

爆款基金爲何不能追高?

分析人士認爲,實際上上述多隻爆款網紅基金領跌更多的是風格因素。在今年前兩個月的科技成長行情中,大批投資者借道基金入市。

尤其是前期飆漲的科技成長類基金,更是受到投資者追捧,所謂人多擁擠的地方往往容易發生踩踏,在隨後發生的科技股猛烈調整中,這些高位追進的基民就損失慘重。

而業內人士提醒基民,投資基金不僅要擇基,“擇時”也十分重要。越是爆款頻出的時候越要冷靜。

博時基金首席市場策略分析師陳奧表示,基民不賺錢是有原因的。基金髮行規模最多或者說參與基金投資最多的人數是出現在市場接近最高點的時候,而市場處於相對低位時,真正的黃金買點出現,我們卻發現,參與基金投資的人寥寥無幾。

新時代證券策略研究顯示,2009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放量大多是反向指標(11次中,6次大調整,3次小調整)。

新時代證券策略表示,從數據統計來看,2009年至今,偏股型基金單月發行超過500億共有11次(分別是2009年7月、2010年2月、2012年5月、2015年2月-2015年8月、2015年11月、2016年8月、2017年3月、2018年2月、2018年11月、2019年4月、2019年10月)。

其中6次隨後出現了大級別(半年以上)拐點,3次隨後出現了小級別(月度or季度)休整,2次(2015年2月、2016年8月)是市場上漲的中段。

爆款基金大虧!基民怒了:短期回撤太大,已舉報

05

在當前市場行情下,投資者該怎麼辦?

公募大佬齊發聲看好

中歐基金表示,正確的投資方式不是預測,而是正確地應對。投資者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持倉基金和資產配置,曾經買入的基金是一時衝動還是研究分析選來的,在市場下跌時,正好是檢測自己持有的基金抗風險能力如何的好時機,以及這樣的風險是否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

很多投資者喜歡看過往業績排名買基金,忽視基金潛在風險自己是否能夠承受,下跌剛好是對持倉基金的一次壓力測試。測試過的可以考慮長期持有,不過的可以果斷選擇割肉。測試的指標應該儘可能多元化,同時也要把黑天鵝大環境考慮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妄想”成功抄到底。當前的“低位震盪”的市場環境非常適合基金定投,通過小額分批投入,不斷積攢便宜籌碼,獲得一個相對“便宜”的投資成本,等到市場上漲時候往往可以順勢獲得收益。

陳光明最新發聲表示,對於市場要始終保持敬畏,但同時也要對未來保持樂觀,尤其在市場極度恐慌時可以更樂觀一點。陳光明認爲,中國資產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在全球範圍內比較來看相對優勢明顯,性價比更好。

興證全球基金輕資產混合(LOF)基金經理董理表示,儘管疫情對經濟帶來了衝擊,但疫情延緩的只是經濟復甦的速度,但不會改變方向。依然看好2020年全年的市場行情,風格上依然會是有利於成長股的一年。

來源:鳳凰網股票綜合自上海證券報、東方財富網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