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六年,75歲的孝莊皇太后離開了人世,但這位對清朝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老人卻並沒有被康熙所安葬,本來按照慣例,孝莊應與皇太極合葬於關外昭陵。但事實上,孝莊卻一直被停放在順治孝陵之側。直到雍正三年雍才動工修建昭西陵,將近40年的時間,爲什麼康煕始終不葬祖母,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根據史書記載,孝莊太皇太后在臨終之前告訴康熙,太宗的陵寢奉安已久,而且以有孝睿皇后陪伴,不要再爲自己重新動士了。況且自己還掛念着順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順治孝陵附近安陵。當然這只不過是史官的一面之詞,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疑,難以全部信服。

孝莊死後,康熙執意要在宮中爲祖母守孝三年,後來因爲衆位大臣的反對,他才只帶孝兩年。康熙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出於孝道,二是出於不可告人的傷痛!這話要從皇太極逝世時說起,皇太極死後留下了個六歲的孩子——福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婆,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兄弟多爾袞!福臨順利被擁立成了新皇帝,這種權力鬥爭的微妙結局與福臨的母親所做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當時最有能力繼位的要數多爾袞。

但他爲何會甘願讓一個毛孩子當皇帝呢?這就要提到福臨的母親孝莊太后了!孝莊爲了替福臨爭取皇位,也不得不做出了有悖倫常的事情,下嫁給多爾袞。這事雖然沒有得到考證,但事實想必是無法避免的了,這一點讓孝莊礙於世俗禮法,無法與太宗合葬,但這是家醜,無法說明!

康熙心裏雖然明白皇太后的苦衷,卻也是隻能喫個啞巴虧,這大概就能解釋爲何康熙爲孝莊帶孝兩年卻遲遲不肯下葬的理由。然而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史料能夠證實孝莊與多爾袞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但從蛛絲馬跡的推測之中,後人也可能得到一系列的結論,還有一說是攝政王多爾袞在逼死豪格之後,娶了豪格的福晉,來自於科爾沁蒙古草原的博爾濟吉特氏。但是民間卻以以訛傳訛,說是當今的皇太后,同樣來自於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下嫁給了多爾変,不論史書如何記載,孝莊死了40年後オ下葬,這一事是千真萬確的,所以後人對太后下嫁這件事議論紛紛!不過是關皇族的尊嚴,在清代檔案和典籍之中,並沒有任何的記載。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歷史揭祕,下期再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