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搶抓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加快推進綠色銅仁建設,實現資源增長、林業增效、林農增收“三增”目標,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全面協調發展。

我市通過大力實施“綠道、綠水、綠城、綠景、綠園、綠村”全域綠化“六綠”三年攻堅行動,打造了萬山木杉河城市溼地公園、玉屏茶花泉、江口雲舍、石阡五德茶園、印江書法廣場、萬山硃砂古鎮等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羣衆認可的精品示範,全市累計完成營造林430.32萬畝。

2017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3.49%,森林面積達1714萬畝,森林蓄積達7073萬立方米,實現城鄉綠化全覆蓋,生態環境大改善,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夯實。

我市堅持生態美、百姓富,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林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將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通過發展林業產業,充分發揮扶貧作用。

油茶主導產業發展壯大。目前,我市建成油茶產業基地92.64萬畝,油茶園區12個(其中玉屏油茶園區排名全省第一),初步形成“一核兩區六帶多園”發展格局。《銅仁市油茶全產業鏈扶貧開發項目》被列入第一批全國林業產業投資基金項目庫,總投資30億元,申請基金20億元;2018年投產面積43.10萬畝,油茶鮮果產量7.54萬噸,產油0.47萬噸,產值達10.37億元。

苗木花卉產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苗圃場325家,育苗2.88萬畝,年產各類苗木花卉1.42億株,其中碧江區培育楠木40畝、40萬株,石阡縣發展林旅一體化花卉苗木產業3000畝。

林下經濟發展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面積71.72萬畝,其中林下種植13萬餘畝,林下養殖52萬隻(頭、箱),林下產品採集與加工1.33萬噸,森林景觀利用50萬餘畝,參與企業30餘家、專業合作社70餘家。

森林康養產業快速發展。我市成功申報江口梵淨山、思南白鷺湖2家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江口梵淨東麓、江口淨雲、印江雲上居3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江口縣正在全力創建“全省森林康養示範縣”。

如今林業實體經濟逐步夯實。2018年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預計達360億元以上,有效帶動15萬餘戶60萬餘人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致富,林業改善民生、助農增收作用越加凸顯。

同時,我市生態扶貧成效明顯。經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扶貧的重要作用,精準制定林業生態補償脫貧路徑,通過退耕還林補助、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生態護林員、林業產業發展等措施,全市累計實現林業生態補償脫貧4.7萬餘人,2017年我市憑藉“林業生態補償脫貧”典型案例榮獲“中國扶貧·政府創新獎”,成爲全國僅有的2個市級獲獎單位之一。

此外,我市生態資源盤活變現。深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三變”改革,創新開展以茶園、果園等非林地爲重點的確權發證工作,五年來全市林地流轉面積30.66萬畝、流轉金額2.16億元,林權抵押面積38.75萬畝、貸款金額23.55億元,有效破解林地資源閒置浪費、缺少發展資金等難題。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促進造林活力不斷增強,形成良性發展。通過全面推廣油茶輕基質容器育苗新技術和“先造後補”造林管理機制,探索推行包苗、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的“苗林一體化”造林模式,激發了造林主體自發造林積極性,造林成活率、造林質量大幅提高。

近年來,我市還積極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我爲家鄉捐棵樹,同心共建春暉林”等國土綠化行動,以及“最美森林·最美溼地”、溼地保護周等宣傳活動,每年參加義務植樹315萬人次、植樹1350萬株,建設了一批“黨員林”、“共青林”、“春暉林”和“民兵林”,形成全民關心、支持和參與國土綠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下步,我市將緊緊圍繞銅仁“一區五地”建設戰略部署,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多舉措發展林業產業、出實招保護生態資源等不斷推動銅仁林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林業產業水平。(銅仁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