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是移動電子商務的結合,社交媒體商業模式的創新,已經成爲零售電子商務行業和平臺電子商務、自主電子商務的“第三極”。

文︱《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國美爲代表的中國零售電子商務的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當人們認爲電子商務模式已經固定的時候,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公司於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正式上市,成爲“新電子商務的第一份額”。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和成功,引起了電子商務界的轟動和關注,同時也點燃了“拼團”模式。

社交流量帶來的“第三極”

事實上,電子商務巨頭兩年前就嗅到了這個機會。2016年7月,蘇寧的前任樂柏(LePak)上線。2017年11月,國美正式宣佈了“分享社交商業利益”的零售模式,而國美門店則成爲其關鍵環節。早在2016年就開始購物的京東,在3月份推出了類似的“京東拼團”,並開始了獨立投資。今年4月,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寶特製版。

並未能帶來轟動,但這些動作直到成功上市的拼多多:蘇寧快速網上購物業務—蘇寧拼購,最低兩個人成團,國美將社交電商業務放在主頁上是最重要的,最明顯的位置,京東是回到原始值似乎不太拼購。 顯然,這一次巨頭們不再只是把拼購業務作爲業務觸角,而是落在戰略佈局上,要足了勁搏一把。

談到拼團,我們最熟悉的是“討價還價”遊戲。好朋友發送“幫我討價還價”鏈接,點擊打開鏈接發現,必須先註冊才能“削減”,出於感情,所以註冊和幫助朋友“降價”。這看似簡單的幫助“削減”,卻贏得一個新用戶。

這種對新用戶的訪問,對於電子商務平臺可以形容爲 "喜大普奔”.“在網絡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電子商務巨頭們更傾向於拼團,但他們最看重的是他們通過典型的社交電子商務模式獲得的用戶流量,這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推廣和運營成本。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告訴記者。

在 拼購是移動電商、社交媒體相結合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已成爲零售電商行業,平臺電商的“第三極”的電商業務並駕齊驅。

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巨大市場

社交化經營是零售業下半年的新機遇,能夠實現“供給流通”的流量。其核心在於流程分割,通過‘人’接觸圈層和社區,實現低成本拉新,提高流量轉換。

COM在接受採訪時說,社交電子商務是一種出路和趨勢,當它從貨架型電子商務向社交電子商務轉移時,我們當然不會錯過它。

事實上,電子商務巨頭在努力拼團業務的同時,除了試圖轉移業務流外,他們也非常重視挖掘新客戶。新客戶來自哪裏?許多成功給了我們答案。

拼多多和無憂猴的突然崛起,準確把握了互聯網目前最大的流量紅利-三四層城鄉用戶。“在採訪中,許多內部人士都這麼說。

拼購把目標客戶定位於三四線城市及家庭主婦和剛入門的農村電商用戶羣體,龐大的用戶數量,極大的市場空間,佈局消費分級市場成爲電商巨頭的發展方向。

拼購爭議尚需理性看待

上市當天,拼多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崢在上海的一次鐘聲演講中以農產品爲例:中國人均可耕地較少,無法實現像美國這樣高度工業化的農產品流通。我們發現,“拼”可以快速收集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大規模的多對多的匹配,利用中國的低成本的物流網絡,減少中間環節的層,農產品直接從農場到消費者手中。

該模型也具有長遠的意義。它使不同質量、類型和數量的小型農產品能夠分批半定製加工,降低了農產品消費的不必要成本,使小型定製服務成爲可能。在“雙十正宗產品採購日”中,蘇寧根據當地情況爲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出品,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喜愛。

爲了給我們帶來更好的質量和更高的性價比,也有很多人批評它等同於“買假貨”,滿足低水平的消費者需求,甚至有人認爲它是一種消費降級行爲。而且,很多產品質量、價格參差不齊。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消費降級本身就是一個虛假命題,拼團並不等於假貨。”拼團是一種社交電商的玩法,無論是城鎮還是縣城的用戶都可以參與這類遊戲,但玩拼團並不意味着認同山寨,像商品一樣的物美價廉是消費者的本性,商品的質量也有問題。首先是平臺供應商的責任。只要商品質量優良,消費者在五個戒指上都會喜歡打架。

那麼,誰爲拼購來的產品質量做保障?

根據曹磊,僞造是一個知識產權問題,而不是拼購引起的。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的說法,電子商務平臺本身並不生產商品,假貨將影響所有消費者對該平臺的聲譽和看法,其危害將遠遠大於庇護一兩個商家出售假貨的好處。

平臺商不可能是‘假貨搬運工’,高質量、高效率的供應鏈決定了商品的質量和價格,保證真正的商品和質量是拼團的生命線

原文來自社交電商:www.wuyoo.com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