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通常都是有着幾千年歷史的城池,在歷史的長河中,城市的名字也不斷變化,甚至除了曾用名,還會有許多別名。每一個別名背後都有着古老的傳說。

今天要說的是山東文化古城臨沂,它爲人所熟知的名字除了響徹大地神州的“琅琊”以外,還有個外號叫“龜馱城”。臨沂爲何被稱作龜馱城,這自然與中國古代的傳說脫不了關係,而且不止一個故事。

第一個關於“龜馱城臨沂的故事來自於古老傳說神龜獻書。

話說當年東海有一神龜,背駝“洛書”,不遠萬里來到臨沂古城,將神書獻上後便準備離去回到自己的老家東海,然而在離開的時候,路過沂河,發現此處是一適合自己生存的風水寶地,於是就起了貪念,想要霸佔沂河。然而沂河裏有一小白龍乃是此處的原住民,自然是不準這不知道打哪來的烏龜來與自己搶地盤。一場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都說強龍難壓地頭蛇,神龜就算再神,也不是這“原住民”小白龍的對手,敗方自然是逃不過懲罰的,於是神龜就被小白龍壓在城下,駝起臨沂這座城市,永生永世不得離開。

第二個傳說與《封神榜》中的主人公姜子牙有關。

話說姜子牙還不是個大人物的時候,路過臨沂,途中遭遇危險,據說是要度過一劫難,然而渡劫的風險自然不小,性命攸關之時,神龜“從天而降”救了姜子牙一命。救命之恩無以爲報,姜子牙許下承諾,待日後有所成就必然回來報恩,但是神龜哪裏會看中你這點好處?

姜子牙倒是個說話算話的人物,之後他幾經劫難,終於助武王伐紂成功,得以封神,想到自己之前許下的諾言,姜子牙想到了於他有救命之恩的神龜,便不遠萬里來到神龜所在,提出要帶神龜共登仙界。

但是既然人家是神龜,又好在人間遊蕩,自然是不願與你一同上天的,於是神龜拒絕了,姜子牙絲毫沒有放棄自己報恩的決心,三番五次的來到神龜所住地,勸說神龜與他一同上天。終於,神龜煩深意了,通過沂河躲進了臨沂城下,姜子牙見神龜如此堅決,也不好再勸,便許下承諾:從今往後,只要神龜在這座城一天,這座城便不會消失。龜在城就在!

因爲神龜的存在,當地人受到神龜的保護,視神龜爲神靈,稱自己的城市爲“龜馱城”。而更爲神奇的是,民間有傳說地質力學專家李四光先生曾經做過調查,預言有四個地方極易發生地震,其中三個分別是:河北河間及滄州一帶、唐山、雲南通海,而第四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山東臨沂,而前三個地方都被預言成功了,唯獨臨沂沒有,當地老人樂觀地相信老輩們流傳下來的神龜護城的說法是真實的。

但是傳聞畢竟只是傳聞,李四光先生到底有沒有預言過第四個地方是臨沂我們誰也說不清楚,如果沒有那自然是最好的,畢竟誰都不希望會有災禍發生。

不過這些關於臨沂龜馱城來歷的說法都比較玄幻,不太真實。而比較現實的一種說法就是臨沂古城的地圖形狀像一隻龜。根據《中國城池史》中記載,在明朝永樂時期,這座城的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浩蕩,而城牆外圍所構成的形狀正是橢圓形,加上四個城門的突出,從城市上空俯視,整座城就彷彿是一隻烏龜一樣。於是就有了“龜馱城”的稱號。實際上中國古城中,城池地圖形狀像龜的城市不在少數,比如山西古城平遙、四川古成都、甘肅古城永泰等等。

“龜馱城”的背後的人們美好的期待

中國的文化中,一字一句都蘊含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龜馱城”這個名字也不例外。“龜”在古代是與龍、鳳、麒麟並列的四大神獸,均爲吉祥和長壽的象徵,而四神獸之中,龍、鳳、麒麟均是古人臆想中的產物,唯有龜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所以古人視龜爲靈物,像占卜都是用的龜甲。所以城市的別名以“龜”爲名,實際上是對城市未來的一種美好期待,希望它和平,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而臨沂確實也如人們所期盼的那樣,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

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它的文化底蘊必定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山東臨沂爲何被叫做“龜馱城”,這背後正是一個國家文化底蘊的體現,上至神話傳說,下到地理知識!

參考資料:

《神龜馱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