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又赶紧派人去齐国追赶宋义的儿子。等宋玉回到军队后,项羽趁着宋义不备。

十月的北风吹得正紧,宋义竟然让大军在安阳驻扎了两个多月。

副将项羽开始有想法了,你这是想干什么?怀王不是说好的北上救赵吗?

对了,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约定,先入关中者封王。你不走,刘邦不会不走的。这不是明白着拖项羽的后腿,给刘邦制造先到关中的机会吗?

又过了几日,宋义还是原地不动。

宋义可以不急,但项羽不能不急。

他急呼呼的跑到宋义这里问宋义道:“你一直驻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打还是不打,赶紧给个话吧?”

宋义一脸不屑的看着项羽说道:“你懂什么?我这叫坐山观虎斗,等收渔翁之利晓得吗?”

宋义怕项羽没明白,接着又解释道“我给你细说一下,省的你不服气。若赵军打败章邯军队,我们就直接带领大军杀进咸阳。若是赵军不抵章邯军队,我们在去打秦军。这时的秦军已经快被赵军消磨的差不多了。我们到那里就能轻而易举的把秦军一窝端了。这就叫一石二鸟之计晓得吗?”

项羽对宋义是满脸的鄙视:“还一石二鸟,这特么的叫龟缩不出好吧。”

项羽想反驳几句。

宋义笑了笑又说道:“领军打仗我宋义不如将军你,但是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将军就不如我了。”

项羽劝谏宋玉失败后,特别的沮丧,如今一身的本领竟然无处去使。

就在这时候,不知死活的宋义竟然还特意下了一个军令,行军打仗这件事我说了算,没得商量,以后再有来督战的将领一律斩首。

其实宋义这个命令就是针队项羽而下的。这种鸟气项羽能受吗?

项羽回到大营就和范增等人一起商量对策去了。老子武将出身,还怕你一个宋义不成。

机会来了,正好这时候宋义的儿子要去齐国当官。

宋义当然很高兴了,自己是楚国的高官,儿子是齐国的高官。为了给儿子庆贺,宋义在军中大摆宴席,请了全军喝了几天酒,撸了几天的串。

终于到了送儿子去齐国上任的时间了。

就这样宋义带了一支人马,大张旗鼓的去送儿子上路了,真的是上路,而且还是黄泉路。

宋义琢磨着马上就快到齐地了,就把儿子送到这里为止吧。这样晃晃悠悠过了十多天,宋义才带领军队回来。

项羽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给部下开了一个会。

大意是说,宋义其实是齐国派来楚国的一个的奸细,如今怀王派我们北上救赵。他就是迟迟不肯出兵。这说明他和齐国之间必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项羽在会上又分析了下当时的情况,若是此刻在不去救赵,等秦军把赵灭了后。当年秦始皇灭六国的历史又会重演。

秦军的势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大。那时候秦军再来打我们,我们肯定就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不如此刻趁着秦军陷入赵军的泥潭不能自拔。我们趁机去攻打他,只有这样做胜算的机会才会很大。

项羽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广大官兵的认可。

等宋玉回到军队后,项羽趁着宋义不备。拔出随身佩戴的宝剑,在众位将士面前一刀砍下了宋义的头。

项羽向在座的诸位将领说道,我是奉了怀王之命,杀掉这个家伙的。

其实项羽是和范增商议之后,假借怀王之命杀死的宋义。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又赶紧派人去齐国追赶宋义的儿子。这些人快马加鞭,就在齐国境内,把宋义的儿子追上并杀害。

宋义一死,大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这时候能够统领大军的非项羽莫属了,毕竟无论是家世还是个人能力,无人能出项羽其右。

大家也都识趣,纷纷举荐项羽为将军,带领这支军队。

这时候维护项羽的人开始议论了,军队本来就属于项家来领导的,谁知道半路怎么又杀出来一个宋义呢。

所以,军队的主导权还给项羽才得民心。

就这样,项羽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拥护,暂时当上了这个军队的主将。同时,项羽又派人到彭城去和怀王讨要正式封将的文书去了。

项羽派去的这个人是个无赖,比较难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这么一个泼皮。

这个人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桓楚。当初会稽郡的郡首就是想让桓楚和项梁一起起事的。

现在桓楚只是项羽的一个部下。桓楚办事还是很给力的,他到了彭城几句话就搞定了怀王,讨来了项羽窥觊已久的将军之职。

就这样怀王被迫,不得已把将军的头衔给了项羽。

项羽就这样的登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项羽属于你的这一刻终于来到了。不远的前面正有一场大战在等着你。你也是因为这场战争,打的极其的漂亮而永远的被载入了史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