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永琪墓旁边,专家还发现了两个皇子的墓葬,一个是大阿哥永璜,还有一个是三阿哥永璋。就这样,在乾隆的守护下,永琪墓百年来依然完好无损。

相信《还珠格格》陪伴着很多人走过了童年,即使到现在仍然有人为还念旧时光而收看这部剧。时隔多年,再次提起五阿哥永琪大家还是会觉得亲切和熟悉,那个深得乾隆喜爱,且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的地位如何?也是深得乾隆皇帝宠爱吗?还有乾隆曾有意将皇位传给他?这一切,从北京发现的五阿哥墓葬的布局就能看出来。

五阿哥,其名为爱新觉罗永琪,乾隆皇帝的五皇子。自幼时起,永琪的聪慧就体现出来了,喜读诗书,而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永琪不仅会满语和汉语,还精通蒙古语,而且对天文地理也有一定的研究。所以说,永琪身上具有才气,是一个优秀的文人。

除了在文学方面大有成就之外,永琪在艺术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永琪喜欢画画,而且画作活灵活现。此外,他的书法也很好。当然了,清朝皇帝对于儿子的要求可不仅是文采出众,在骑射方面也有要求。所以,这方面永琪也很出众,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子。

永琪不仅才华出众,道德品质也十分高尚,更注重孝道。乾隆二十八年时,圆明园中的九州清晏殿失火,发生了火灾。当时,乾隆被困在了殿内,其他皇子和侍卫因火势过大不敢贸然进入。只有永琪犹豫了一番后,果敢地冲入了火海,将乾隆背了出来。对于“重孝”的人,古人都是称赞有加的。所以,从这时起,在乾隆的内心就更疼爱永琪了。

清朝时,每五年册封“亲王”。在火灾发生的两年之后,永琪就得到了这样的殊荣,被封为了“和硕荣亲王”。其实,这一封号在顺治统治期间就有了。当时,顺治与董鄂妃有一子,不过这儿子却早夭了。顺治预想追封他为皇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于是只好退一步,追封为了“和硕荣亲王”。所以,乾隆册封永琪为“和硕荣亲王”,是有明显深意的,就是表明对他的重视。大臣们也看懂了这个风向标,纷纷投入五阿哥阵营。

令人意外的是,在被册封为亲王的四个月后,永琪就一病不起了。根据史料中记载:“永琪得的是附骨疮,医治无效,最终身亡”。永琪去世时,也才二十五岁,一个很旺盛的生命力,就这么离去了。本来,乾隆是有心将皇位传给他的,而满朝文物也认为他就是下一任接班人。没想到正意气风发的永琪竟遇到了这等事,实为大清国的不幸!

永琪去世之后密云县“定亲王墓”。随后,乾隆又下令让火骑兵驻扎于永琪墓附近,目的就是防止外人打扰。就这样,在乾隆的守护下,永琪墓百年来依然完好无损。

转眼到了1958年,当时北京正受饮用水不足的问题困扰。随后,工程队开始建设密云水库,这水库修建的位置在北京市密云县城北部。在修建期间,有工人意外发现一个洞穴,深数尺。在《密云县志》中有这样的记录:“从清军入关时,因军事位置及地理因素等多重原因,这一带是清人眼中的龙兴之地,而这也曾埋葬了许多位皇子或是公主”。当时,工人们决定暂停施工,让专家来勘探一番再说。

考古专家接到邀请后,立即赶往。在经过勘探之后,发现下面果然有一个墓葬。随即,专家们决定对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在进入到墓室内后,专家们看到了惊人的现象:“墓室保存得相当完好,陪葬品随处可见,而且墓壁还有华丽的壁画等……”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很高贵,不然墓室内的结构不会如此严密。经过深入的鉴定,专门发现了墓主人的身份,正是五阿哥永琪。

在永琪墓旁边,专家还发现了两个皇子的墓葬,一个是大阿哥永璜,还有一个是三阿哥永璋。三子葬于一处,但是他们的墓室结构却大有差别。永琪墓葬“坐北朝南”,前面躺着一条月河,河上还有汉白玉桥,过了桥才能见到墓葬的入口。陵墓内如此讲究,主要是因其受乾隆喜爱,得到了特殊的待遇。

通过墓室内的建筑,专家发现这并不是“亲王”的身份可以享有的,只有皇储的身份才能享有。显而易见,乾隆在地上无法封永琪为皇储,那就在地下实现他的这个心愿吧。除了建筑之后,从墓葬的规格和布局来看,这就是一座正规的皇储墓。因此,永琪的这座陵墓还有一个称法,就是“密云太子陵”。

透过永琪身前的情况和结合死后的墓葬规格来看,乾隆是真有心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这也印证了民间的传言。永琪俨然有了太子之势,只是缺乏一个正式的册封了。然而,上天不公,永琪英年早逝。不然的话,皇帝的宝座就轮不到嘉庆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