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上邊的記載,我們能看出,齊國看到魏趙交惡,趁機北擴,一直打到原來中山國最北端之靈丘,也就是後來的代地,中山國本來被魏國於公元前406年所滅,也就是說靈丘這個地方應該是魏國的領土,現在齊國軍隊被趙國軍隊敗於靈丘,說明魏國已經從靈丘撤出,趙與齊在爭奪靈丘,魏國的撤出、趙與齊的爭奪都爲中山復國創造了條件,所以中山國於此後復國。於是齊國在公元前385年與公元前384年趁魏趙關係不好對魏作戰,魏國把主要的兵爲放在了東方,與齊戰於廩丘,齊國的一部分兵力北上攻佔魏國所佔之中山,一直打到靈丘,在這種情況下,趙敬侯摒棄前嫌,幫助魏國在靈丘和廩丘打敗齊軍。

魏文侯之世,團結三晉,先攻秦(公元前419——前408年),而後滅中山(前408年——前406年),再擊齊(前405——前404年),最後伐楚(前400年——前391年),魏國領土得到極大擴張,韓趙也得到了部分土地。這從三國遷都能看出來。韓國於公元前424年從平陽遷都宜陽,公元前408年遷都陽翟,公元前375年又遷都新鄭,可見韓國的一路東進。趙國於公元前424年從晉陽遷都中牟又於公元前386年遷都邯鄲,趙國也在東進。魏國在公元前430年左右遷都到今河北臨鄣、或是河北魏縣一帶,公元前361年遷都大梁,魏國也是在一路東進。

本文我們接魏文侯之世,看一下魏武侯時期魏國的領土變化情況。《史記》記載魏武侯在位十六年,從公前386年到公元前370年在位,他是魏文侯的兒子,名擊。魏武侯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君主,在文侯之時他就多次領兵出征,公元前412年,也就是魏文侯十三年,公子擊圍繁龐,出其民;公元前408年擊守中山。另外我們從他的諡號“武”也能看出來他是能征善戰的,漢武帝不是諡號武嗎?不過在魏武侯時,魏國疆土是在變小的。下面我們通過魏武侯時期的戰爭做一分析。

魏武侯之世,先是公元前386年與趙戰,干涉趙君繼位,埋下魏趙交惡之因。《史記魏世家》記載:“(前386年)魏武侯元年,趙敬侯初立,公子朔爲亂,不勝,奔魏,與魏襲邯鄲,魏敗而去。”《趙世家》記載:“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亂,不克,出奔魏。趙始都邯鄲。”魏世家與趙世家所記載的趙敬侯元年作亂之人不一樣,一個是公子朔,一個是公子朝。但過程是一樣的。公子朔(朝)在趙敬侯即位那一年在趙都中牟發動叛亂想奪取君位,但沒有成功,逃到魏國得到魏國支持,魏國出兵攻打邯鄲(可見趙敬侯當時在邯鄲),幫公子朔奪取君位,但沒有成功。這件事造成兩個後果:一是魏趙交惡;二是趙國在這一年遷都邯鄲,因公子朔爲亂,可能中牟遭到戰爭破壞,也有可能是因爲中牟是突出於魏國包圍之中的一塊土地,趙敬侯擔心自身安全,所以遷都邯鄲。

公子朔爲亂,不克奔魏,魏與之攻邯鄲,

公元前385、384年魏趙與齊戰,其間魏得趙援助。《魏世家》:(前385)二年,城安邑、王垣。《古本竹書紀年輯證魏紀》:城洛陽及安邑、王垣。《趙世家》: (前385年)敗齊於靈丘(今河北省蔚縣);前384三年,救魏於廩丘(今山東鄆城縣鄆城鎮西北19公里水堡),大敗齊人。從上邊的記載,我們能看出,齊國看到魏趙交惡,趁機北擴,一直打到原來中山國最北端之靈丘,也就是後來的代地,中山國本來被魏國於公元前406年所滅,也就是說靈丘這個地方應該是魏國的領土,現在齊國軍隊被趙國軍隊敗於靈丘,說明魏國已經從靈丘撤出,趙與齊在爭奪靈丘,魏國的撤出、趙與齊的爭奪都爲中山復國創造了條件,所以中山國於此後復國。魏國爲什麼要從中山國撤出,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魏趙關係惡化,魏國控制中山國的能力減弱,魏國通往中山國必須經過齊國控制的現在河北衡水與趙國控制的現在河北邯鄲之間的狹長通道,並且魏趙關係惡化,魏國必須分出一部分兵力對付趙國。第二,中山復國是齊國推動的結果,三晉不內亂的話,東擴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齊國。而齊國要發展就只能是攻打燕國。這是後來歷史發展的事實。於是齊國在公元前385年與公元前384年趁魏趙關係不好對魏作戰,魏國把主要的兵爲放在了東方,與齊戰於廩丘,齊國的一部分兵力北上攻佔魏國所佔之中山,一直打到靈丘,在這種情況下,趙敬侯摒棄前嫌,幫助魏國在靈丘和廩丘打敗齊軍。可以說魏趙在這兩年,面對齊國的進攻,又團結在了一起。而齊國北上佔領魏之中山,又被趙國打敗,魏趙聯軍又在南立的廩丘與齊大戰(“大敗齊人”),這就使北方成爲無軍隊佔領之真空區,中山趁機復國。可以說魏趙齊之間的戰爭爲中山復國創造了條件。

從公元前383年,到公元前381年,魏趙在擊敗齊國之後再次開戰,這次開戰是因爲衛國。趙在剛平築城,以侵衛,使衛人不敢出都城(衛都在楚丘,今河南濮陽)。《史記》:前383年,趙築剛平以侵衛。武侯四年,魏敗趙兔臺(今河北成安縣西)。前382五年,齊魏爲衛攻趙,取趙剛平(今河南清豐西南)。前381六年,趙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河北省魏縣南)。這次戰爭被稱爲“棘蒲大戰”,雖有齊楚參與,但作戰的雙方當主要是魏趙。戰爭的結果是趙戰了魏的棘蒲,魏佔了趙的剛平。而齊國又乘機於公元前381到前380年北伐燕。

齊國乘魏趙大戰於棘蒲之機於公元前380年再次北伐,這次由於中山已經復國,所以齊國指向了燕國。《史記》:(前380)魏武侯七年,齊伐燕,取桑丘(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西南),三晉救燕,至桑丘。三晉面對齊國又神奇的聯合在了一起,爲什麼說神奇呢,因爲前381年,魏趙還在大戰。三晉聯合又打敗齊於桑丘。

齊國的威脅消除後,魏趙再次開戰。《趙世家》:公元前379年"趙襲衛,不克",又 "拔魏黃城(今河南內黃"。下一年,面對外敵,三晉再次聯合。《魏世家》:前378九年,翟敗我於澮(今山西翼城澮水)。齊威王初立。史家認爲此狄即指中山,是中山復興之始。《六國年表》:魏趙韓伐齊到靈丘(今河北省蔚縣)。三晉伐齊至靈丘。《趙世家》:齊伐燕,趙救燕。前377武侯十年,趙與中山戰於房子(今河北柏鄉縣西北)。前376武侯十一年,魏與韓、趙三分晉地,滅其後。趙伐中山,又戰於中人(今河北唐縣)。魏伐楚,取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前375武侯十二年, 魏伐取楚榆關。前373武侯十四年“燕敗齊於林孤(今地不詳,燕世家記爲林營)。魯伐齊入陽關(今山東寧陽縣東北)。晉伐齊到博陵(今山東濟州西)。我們從上邊這些記載能看出,魏趙面對齊國伐燕的時候,是聯合在一起的,包括韓國,說明三國在對齊政策是一致的,但魏趙矛盾時有發生,主要是因爲衛國。趙國北伐中山,南侵衛國。而魏國發展的方向也是南方,不願把衛國讓給趙國。可以說魏國丟掉了北方原來所佔中山之地,中山在齊國的支持下復了國,與齊國結成同盟,對抗燕趙。這從中山國的考古挖掘中也能看出來。而此時的魏國在南侵楚國,佔了楚國的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和榆關。東侵齊,至博陵(今山東濟州西),魏國的大梁周圍領地在繼續擴大。

從公元前372年形始,魏趙矛盾再次擴大,前372,趙伐衛,取七十三邑,魏敗趙於藺(山西離石)。前371十六年,武侯卒,子營立,是爲惠王。到魏惠王時,三晉聯盟破裂。而在魏武侯之世與秦無戰爭,是由於秦獻公流亡之時受魏恩答應魏武侯之世不侵魏,同時秦同需要休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