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峪子村李子樹種植規模發展到1700多畝,成爲村裏的支柱產業,然而新的問題來了,老一批的李子樹已經到了老化期,結果率大不如前,要想增加產量,就要更新換代,後峪子村當機立斷,從市場需求入手,開始了李子樹品種的換代升級。在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村,上千畝李子花迎來了盛放時節,漫山遍野,如雲似雪,將這個小山村妝點的分外美麗。

俗話說春看李子花,夏摘李子果。在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村,上千畝李子花迎來了盛放時節,漫山遍野,如雲似雪,將這個小山村妝點的分外美麗。

春到沂蒙,百花爭豔。在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村,上千畝李子花迎來了盛放時節,漫山遍野,如雲似雪,將這個小山村妝點的分外美麗。附近村民告訴我們,30多年前,這裏還是光禿禿的荒山嶺,提起這李子樹的由來,還要從老支書梁兆利的一次趕大集說起。

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社區黨支部書記 梁兆利:這個老頭挑着(李子)到集上賣,到了依汶集上,他要的價格很高,很快就賣光了。當時我的想法就是,我們這裏山這麼多,那如果都發展這個品種的話農民收入不就增加了嗎?我都跟着這個老頭上他家,他那年嫁接的是賣8毛錢一顆,明年我說我給你一塊錢一棵,有多少我都要你的。

俗話說靠山喫山,梁兆利意識到發展林果業是一個好出路,全體黨員大會上,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可要說服村民種植李子樹卻沒那麼簡單。

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社區黨支部書記 梁兆利:當時這個山上都光禿禿的,我就每家每戶劃一段,有的要有的不願意要,我就晚上去做工作,我說這個能行,到時栽上樹苗子,我也不要你錢,等以後你賣了水果再給錢。

三年後,幾百畝李子樹掛了果,一顆李子樹最多能結兩百多斤果,一畝地就能收入近萬元,這樣的效益讓村民們喜上眉梢。

嚐到甜頭的後峪子村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把目光瞄向更長遠的以後。2000年,後峪子村率先成立了果品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陽都帥李”商標,統一定價,統一買賣,育苗、供藥、採摘、銷售一條龍,果品銷售逐步走上了規模化、專業化道路。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峪子村李子樹種植規模發展到1700多畝,成爲村裏的支柱產業,然而新的問題來了,老一批的李子樹已經到了老化期,結果率大不如前,要想增加產量,就要更新換代,後峪子村當機立斷,從市場需求入手,開始了李子樹品種的換代升級。

梁兆利告訴記者:“第一代咱原來的老品種,咱起名叫沂蒙帥李。第2代換這種叫甜李子,能銷售南方,第三代是從河北引進來的,在東北這個市場上很好銷售。”

從種植李子樹到成立合作社再到更新品種,李子樹下的“三重奏”鋪開了後峪子村的致富之路。2018年,隨着最後一批95戶村民搬進二層小洋樓,全村156戶村民終於全部搬出了大山。

如今的後峪子村,村集體年收入達20多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萬元,全村7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山上林果滿山,山下村富民強,李子樹下的小康路越走越寬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