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代果酒種類繁多,北方盛產葡萄酒、梨酒,棗酒,而南方則以荔枝酒、椰子酒、黃柑酒和梅子酒最爲多見。荔枝酒、梨酒同爲宋朝的首創,其釀造工藝與葡萄酒類似,蘇東坡的基友黃庭堅曾被貶官到巴蜀,在那裏他稱讚當地的“荔枝綠”是一種美酒, 可與“三危富”(當時一種流行的酒)相比。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你瞧,這鬱郁不得志的辛棄疾老先生又一個人買醉了。說起來,酒這玩意,從來都不只是唐人的最愛,宋人裏也有許多酒鬼,唐代有詩仙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宋人則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

那麼你有沒有好奇過,宋代這些文人墨客天天喝的都是什麼酒呢?

(清明上河圖)

關於宋代的酒,出場率最高的莫過於一幅《清明上河圖》和一部《水滸傳》了,《清明上河圖》裏有上百家規模不等的酒樓,至於《水滸傳》裏酒出現的次數就更多了,離別要喝酒,相見要喝酒,東京城裏有酒,就連荒山野嶺也有酒家到處。

不過,上面說的這些酒,都是市井小民和荒野村夫喝的粗糙酒水,多爲農家自己釀的米酒,實在算不得什麼美酒佳釀。

那麼宋代那些文人士大夫喝的都什麼酒呢?

總得說起來,宋代市場上流行的主要有四類酒——黃酒、藥酒、白酒和果酒。黃酒按照清濁可分爲兩類,發酵時間短的是濁酒,不少老百姓家中釀的米酒就是濁酒的一種,估計武松在景陽岡喝的就是這玩意。而藥酒和白酒和今天沒什麼兩樣,藥酒的功效主要是養生,白酒在宋代不常見,像蘇軾,陸游這些文人士大夫常常喝的多爲果酒。

(武松喝酒劇照)

宋代果酒種類繁多,北方盛產葡萄酒、梨酒,棗酒,而南方則以荔枝酒、椰子酒、黃柑酒和梅子酒最爲多見。

葡萄早在張蹇通西域的時候就傳到了中原,用葡萄釀酒早在《史記•大宛傳》裏就有記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美酒要和夜光杯搭配,從夜光杯之貴重,就足以窺見唐代的葡萄酒多麼彌足珍貴,敢情葡萄酒在古代就像今天的茅臺,五糧液一樣,算是樣奢侈品。

(葡萄酒圖)

唐宋相隔不遠,葡萄酒在宋代依然很貴,大詩人陸游就非常愛喝葡萄酒,這不,人家自己在作品裏也寫着嘞:

稿竹乾薪隔歲求,正成飛夜客相投。

如傾瀲微葡萄酒,似擁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勵殊可高,王金論價恐難酬。

他時鐵馬榆關外,憶此猶當笑不休。

——《寒夜與家燒乾柴取暖戲作》

喝葡萄酒居然可以同穿貂鼠裘相提並論,足見其價格之高,估計絲毫不比今天82年的拉菲便宜。

陸游一個生活在宋代的人卻有喝葡萄酒的口服,本該心滿意足了,但是老陸不滿足,因爲他鬱悶呀,他——平生晴酒不爲味,聊欲醉中遺萬事。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優國(《送範舍人還朝》),這也算是宋人和酒的一樁趣事了吧!

陸游對葡萄酒念念不忘,大文豪蘇軾則對黃柑酒情有獨鍾。

黃柑酒用村橘釀製而成,乃是宋朝獨創。這種酒色澤鮮豔,芳香四溢,可是宮廷裏的達官顯貴才能喝上一口的高檔飲料。朝廷曾爲此酒舉辦過黃柑宴,蘇大學士也應邀參加侍宴,並在一首詞中寫道:“拼瓦醉,金荷須滿。怕年年此際,催歸禁節,侍黃柑宴”。

一方面是蘇東坡酒量不行,另一方面估計是這黃柑酒酒勁也不小,大學士侍宴實在扛不住,所以害怕年年都這麼來一回。然而蘇軾多慮了,終其一生他呆在朝堂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時候則在到處謫遷,不過他也因此可以品嚐到各地的酒水。

除了上面介紹的葡萄酒和黃柑酒外,還有一些其它果酒也非常受時人喜愛。椰子酒是宋朝南方的特產,宋人李綱曾特意寫就《椰子酒賦》,這種酒不使用酒麴,而是用椰子漿天然發酵而成。

(果酒圖)

荔枝酒、梨酒同爲宋朝的首創,其釀造工藝與葡萄酒類似,蘇東坡的基友黃庭堅曾被貶官到巴蜀,在那裏他稱讚當地的“荔枝綠”是一種美酒, 可與“三危富”(當時一種流行的酒)相比。

原來北宋這些文人墨客對果酒有着特殊的情懷。

想來蘇東坡在中秋之夜把酒問青天,他杯中的酒有可能是荔枝味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讓柳永醉倒在小河邊的也許是二兩黃梅酒;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讓女神李清照喝的找不着北的酒又說不定是葡萄味的哩!

這樣看,宋人是不是很有趣,歷史是不是挺好玩呀?

【我是歷史中簡堂觀點君,歡迎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