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劉備看來,或許到了,曹魏境內的叛亂說明民心可用,東線有孫權進攻策應,加上又拿下漢中,劉備沒有理由反對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甚至可以說是默許鼓勵的,同時對二弟關羽的軍事能力也是很有信心的。現在劉備據有漢中,“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的關鍵點就在襄樊(今襄陽)。

三國時期有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蜀國關羽和曹魏之間的襄樊之戰的名氣也很大,對當時的局勢造成巨大的影響。襄樊之戰後,蜀國丟失荊州,失去悍將關羽,對劉備的打擊非常大。關羽爲何要發動襄樊之戰呢?


圖-三國時期四川盆地地形圖

公元219年襄樊之戰爆發前,劉備已攻下益州,佔據巴蜀。而佔據漢中的張魯在曹操的進攻之下投降,漢中落入曹操手中,給劉備集團造成很大的戰略壓力。因爲漢中對於蜀國來說,戰略位置實在太重要了。漢中和四川盆地之間只隔着大巴山脈,是益州的北部門戶,沒有漢中,益州隨時都在曹操大軍的威脅之下,更遑論殺出中原恢復漢室了。更何況,東邊還有虎視眈眈的孫權,這對劉備來說,戰略目標受阻無疑是很難接受的。

面對這樣的局勢,劉備只能想辦法去破局,經過和孫權方面的談判,雙方以湘水爲界,對荊州勢力範圍重新進行了劃分,湘水以東的荊州部分歸東吳,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歸蜀國。雙方暫時相安無事,並相互策應,孫權在東線進攻合肥,217年劉備也着手在西線進攻漢中。但是因爲蜀道難走,後勤乏力,劉備攻略漢中並不順利,和曹魏打成了僵持戰。


圖-三國時期漢中地形圖

好在劉備運氣一向不錯,公元218年,曹操控制的境內爆發多起叛亂,烏桓叛亂、許都耿紀叛亂、宛城(南陽)侯音叛亂、陸渾(今河南洛陽嵩縣)孫狼等起義,這給劉備的西線戰役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實際上,這些叛亂大多與關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也就是說,鎮守荊州的關羽此時並非什麼事都沒幹,而是在暗中策應劉備。曹操忙着到處滅火,平定叛亂後,封曹仁爲徵南將軍,駐守樊城(今襄陽樊城區)。


圖-湖北省地形圖

經過艱苦卓絕的拉鋸戰,公元219年,曹將夏侯淵被黃忠斬於定軍山(在漢中境內),漢中落入劉備之手,劉備遂在漢中稱王。之後派劉封、孟達拿下房陵(今十堰房山縣)、上庸(今十堰竹山縣)兩地。控制住漢中一線,劉備集團的戰略形勢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若要想揮師中原,仍然不夠,劉備的三塊主要地盤益州、漢中、荊州之間並沒有形成封閉的三角,而這個缺口就在襄樊(今襄陽)。如果能夠奪下襄陽,就可以將其據有的漢中、益州、荊州等地很好地整合起來,形成掎角之勢,這樣的三角形纔是穩固的,進可攻退可守。


圖-成都、襄陽、漢中位置關係圖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曾對劉備說過:“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現在劉備據有漢中,“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的關鍵點就在襄樊(今襄陽)。拿下襄樊(今襄陽),就可以打通漢水通道,隨時兵發宛洛,這就是關羽發起襄樊之戰的主要動因。


圖-三國時期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

“待天下有變”,說的是時機問題,時機到了嗎?在劉備看來,或許到了,曹魏境內的叛亂說明民心可用,東線有孫權進攻策應,加上又拿下漢中,劉備沒有理由反對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甚至可以說是默許鼓勵的,同時對二弟關羽的軍事能力也是很有信心的。關羽的能力也確實強悍,實力有目共睹,打爆曹仁,斬殺龐德,水淹于禁七軍,俘于禁及部衆三萬餘人,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膽寒,一度想遷都,不過這是後話。要想拿下襄樊(今襄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表面上看來局勢對蜀國有利,但是劉備忽略了兩個重要的變量。一個是攻打襄樊(今襄陽)的難度,第二個是東吳孫權的搖擺不定。


圖-襄陽市地勢圖

襄樊(今襄陽市襄城區和樊城區)位於南陽盆地南端,西有荊山、武當山,東有大洪山、桐柏山等作爲屏障,控扼漢水,是北上中原,南下江漢平原繞不開的水陸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最展現其重要性的就是在宋元時期,南宋和蒙元在襄陽打了幾十年,最終蒙元奪下襄陽,順流而下,南宋防線瞬間土崩瓦解。

襄陽城號稱“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絕非浪得虛名。襄陽(今襄陽市襄城區)和樊城(今襄陽市樊城區)位於漢江兩岸,一南一北,互爲犄角,絕對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重鎮。加上赤壁之戰後,曹操對襄樊也極其重視,派出心腹大將率大軍鎮守,關羽想要拿下難度可想而知。關羽野戰能力無可置疑,但是要攻下如此堅固的城池,恐怕就不容易了。


圖-襄陽古城航拍圖

畢竟是進攻方,即使是攻不下襄樊,戰力爆表的關羽也是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孫權背後下的黑手讓他功虧一簣,命歸黃泉。劉備拿下漢中,對孫權來說並不是直接威脅,但是如果再拿下襄樊,孫權絕對就寢食難安了。有句話說的好,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劉備想要襄樊,已經威脅到孫權的利益了。襄樊是荊州的命脈,有了襄樊可以順江而下,孫權的長江防線將漏洞百出,這對孫權造成的戰略壓力必將是前所未有的。


圖-襄樊之戰示意圖

東吳呂蒙、陸遜聯袂把關羽幹掉了,有了東吳的拆臺和黑手,劉備不但沒有拿到襄樊,反而把荊州也丟了,勇猛無比的二弟也沒了,偷雞不成蝕把米。劉備在襄樊之戰後,只能戰略收縮,蜀國從此開始走下坡路,直至最後滅亡都沒能完成揮師中原的偉大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