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這是歐美盛行的漫畫題材,但在日本的漫畫市場上並不多見。《我的英雄學院》的創作者堀越耕平在身爲日本漫畫家的同時,也是一位歐美漫迷。他在訪談中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對歐美英雄漫畫的喜愛,而《我的英雄學院》,就是在這樣的“喜愛”中,找到了靈感。

在《我的英雄學院》之前,堀越耕平曾於《週刊少年jump》上了進行過兩部漫畫的連載,但由於連載時期人氣的低迷,在jump雜誌嚴酷的“讀者投票”制度下,都只連載了短短的時間,便遭到了腰斬。不過,也拜此所賜,在其第二部漫畫《戰星的巴爾基》中,他順便創作了一部名爲《我的英雄》的短篇。這是《我的英雄學院》的前身,因爲獲得了不錯的反響,而轉爲了長篇連載。

或許與其最初身爲“短篇”的形態有關,相較於其之前的兩部作品,《我的英雄學院》上存在着更多崛越耕平“自己喜歡的東西”:他一直嘗試創作的“王道”的類型自不必說,主角的弱小,對成爲英雄的渴望,以及筆者上面的提到的關於“什麼纔是真正的英雄”的主題,都可看做崛越耕平自己的愛好在漫畫中的體現。

也正因此,“偏美漫的畫風”,“偏超級英雄的設定”,也就成爲了系列粉絲所所津津樂道的事情。尤其歐爾麥特這位英雄偶像,無論在英雄服的樣式還是個性方面,都好似“變種”後的超人。而除去歐爾麥特,永久隱形的少女葉隱透與神奇四俠中的隱形女俠,能夠從身體內射出交代的尾白猿夫在能力應用發麪與蜘蛛俠的相似,切島銳兒郎的硬化能力與金剛狼等部分角色,都可看做崛越耕平自美漫中尋來的靈感。

對於美漫而言,個人英雄主義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元素,無論是蜘蛛俠、超人還是鋼鐵俠,他們誕生的初期都是作爲以一己之力克服重重困難的“個人英雄”存在的。蜘蛛俠中那句經典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便是這種主義的彰顯。

所以,搭配美漫的風格,《我的英雄學院》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也是如此。歐爾麥特的強大,以及出久獲得能力的整個過程,“團隊合作”的理念並沒有在此時被凸顯出來,結合大多數人對於“英雄”二字的固有印象,似乎這部作品,也是一部以“個人英雄主義”爲主題的英雄漫畫。

然而,主角小分隊的組合、主角勁敵的現身、各種強大的英雄前輩的出場,昭示着這部作品終究不是朝着“個人英雄主義”邁進。它將英雄前面的“個人”二字去掉,發展爲一部圍繞主角展開的羣像劇。顯然,無論多麼喜歡美漫,崛越耕平依然是一位日本漫畫家,他所畫的王道漫畫,不可能不參考Jump上前輩們的作品,也不可能缺失Jump少年漫三要素的“友情”。

當斯坦因這位對“英雄”二字產生疑問的反派出現之後,“何爲英雄”的主題再一次得到了有力的強調。那麼,什麼纔是英雄?斯坦因說歐爾麥特是世界上唯一的英雄,歐爾麥特說出久是能夠成爲英雄的少年。可是,漫畫連載至今,也還是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答案其實早就已經存在了。歐爾麥特和出久所使用的能力,是整部作品中唯一能夠代代相傳的能力——one for all。

one for all。這是出自大仲馬《三個火槍手》中的名句,它有一個直指精髓的譯法:“我爲人人”。

沒錯,“爲了別人”,答案,就是這麼的簡單。

《我的英雄學院》這部作品,雖然擁有衆多的角色,但是,一旦提到“誰最像英雄”這樣的問題,筆者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出的名字,都是相似的。這些人以出久爲代表,是一羣願意爲了別人而奉獻生命的傢伙。

這其實也是王道漫的典型風格。幾乎每一部王道少年漫的主角都是願意爲了別人而犧牲的笨蛋,他們不計較得失,不顧自己的安危,卻總是擔心着別人的痛苦。而所謂的英雄,便是如此。

世界需要英雄,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怎樣的世界。而王道漫畫,在講述成爲英雄之路的同時,也是在撰寫名爲英雄的樂章。

“王道漫畫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我的英雄學院》的魅力究竟是什麼?”

最純粹的角色,最純粹的故事,不摻雜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卻能夠喚起人們心中甚至已經忘掉的感動。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個曾經站在電視機前,大喊着想要拯救世界的自己?

作者:冬目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