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里無法接納自己身爲改造人的事實,認爲人工的軀體不如天然的肉體——所以加里纔會在歐科面前刻意隱藏自己的強大力量,裝成一個弱不禁風的普通女孩子。《未來東京HEADMAN》中的發明“改造人頸部連接體”能夠把人的頭部分離,讓人自由地在肉體與機械身體上切換銜接,令人想起《銃夢》中只剩腦袋的“螺絲頭”士兵。

1984年,年僅17歲的木城幸人以短篇漫畫《氣怪》入選第15回小學館新人賞,自此開始了他的職業漫畫家之路。在發表了數個短篇後,1990年12月,木城幸人開始了《銃夢》的連載——我們熟悉的加里誕生了。

從木城幸人早期發表的短篇漫畫裏,就能夠看到《銃夢》某些元素的雛形。《飛人》中頗具反烏托邦意味的空中城市、腦殼空空如也的治安官、製作飛機想要飛翔的少年,明顯有着薩雷姆和歐科的影子。《未來東京HEADMAN》中的發明“改造人頸部連接體”能夠把人的頭部分離,讓人自由地在肉體與機械身體上切換銜接,令人想起《銃夢》中只剩腦袋的“螺絲頭”士兵。而《大摩神》的結尾,一顆橡子解放生命力瞬間長成參天神木,也與《銃夢》第一版結尾中加里化身天空鉤變爲大樹的壯美場面頗爲神似。

沒有腦的治安官(《飛人》)

一衆短篇中,內涵方面最值得琢磨的,可能是1988年發表的短篇《怪洋星》。在人類已經脫離地球居住於飛船、不再依賴自然環境的背景下,一組星際調查隊去探索一顆被海包裹的行星。主角下水調查,卻陷入了對“海底的怪物”的恐懼。主角爲這恐懼而瘋狂,開始故意戕害自己的肉體,一步步將自己的身體改造成機械。最終,他要求船醫將他腦以外的部分都改造成機械,聲稱只有這樣,他才能與海下的怪物戰鬥。

對海底怪物的恐懼(《怪洋星》)

結尾,主角成爲徹底的改造人並消失在海中。船醫看着他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語:“他所害怕、抗拒的怪物,不就是包含他的肉體在內的一切生命嗎?爲了守住自我,他不惜讓自己變成無機物,祈求自己能變成永遠不被大海吞噬的異類……”

這個頗具克蘇魯風格的短篇,涉及了木城幸人作品中幾個常見的主題——自然與人工、身體與心靈、人類意識深處的“怪物”。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對自我的追尋一道,貫穿在《銃夢》之中,又於《銃夢Last Order》裏被進一步深化。

自我追尋是《銃夢》系列最重要的主題。對加里的“成長”的探討,大多侷限在加里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上。但其實,加里外貌與情感上的變化只不過是自我追尋的表層;而在深層意義上發生的,首先是身體與心靈的整合。

加里最初的人偶身體

在《銃夢》最開始的篇章,加里發現自己擁有戰鬥的才能之後,她的自我意識便已經開始覺醒,會依靠自己的意願反叛艾德、做出判斷。不過,加里真正開始在意自己的外貌和本質,是從愛上歐科開始的。正因爲開始在意歐科對自己的看法,加里才能認真思考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意識到自己是個改造人。加里悲傷地明白,自己和歐科不一樣,她永遠不會重新擁有肉身,只能和機器一起活下去。加里爬上廢鐵鎮的高處俯瞰全城,並感慨“這個城市和我很像”,都是“非天然的創造物”,是“醜陋的”。加里無法接納自己身爲改造人的事實,認爲人工的軀體不如天然的肉體——所以加里纔會在歐科面前刻意隱藏自己的強大力量,裝成一個弱不禁風的普通女孩子。

加里裝作柔弱的樣子

這時的加里還沒有辦法控制狂戰士體力量的細微變化,身體不能完美隨着精神的需求而做出反應。因此當艾德詢問加里,爲什麼不將自己的心意明確地告訴歐科時,加里回答,她不能觸碰和擁抱歐科,是因爲怕自己會傷害到歐科。加里內心柔軟的一面,無法與強大身體相協調。既不能操控自如,又不能全心接納,那麼這個身體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