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莽尸体被千刀万剐,头颅被砍下送往更始帝刘玄处,挂在宛城城楼下,老百姓争相击打,甚至还有人切下王莽的舌头来吃。说的是晋惠帝时,武库火灾,库房内的历代珍宝尽数焚毁,其中就包括王莽的头颅。

像王莽的头颅被皇室收藏的事情,小编的第一反应是搁着这样的玩意儿,难道不瘆得慌吗?

可别大惊小怪的,古今中外在敌人头盖骨上做文章的例子,还真是比比皆是。

匈奴冒顿单于击破月氏,把月氏王的头颅做成了酒杯;忽必烈灭亡南宋后,放任妖僧杨琏真迦把宋理宗的头颅,作成了法器“嘎巴拉碗”;日本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将与自己刀兵相向的妹夫浅井长政的头颅,涂上金粉做成酒器;时间近一点的乾隆,也在大小和卓身上,干过“嘎巴拉碗”那档子事。

不得不感叹,古代统治者们的“爱好”,还真的是别具一格。

所以历代皇室收藏王莽的头颅骨,也就不必值得匪夷所思了。王莽国祚这么短,由于是被千刀万剐的失败者,因而历来都被钉在谋朝篡位、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

由此,这颗头颅就有了特殊的收藏价值。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步入仕途,仗着姑妈孝元皇太后王政君的信任,仕途得以像火箭一样青云直上。

一步步掌握大权的王莽,在汉平帝病死后独揽大权,立孺子婴为帝,自称假皇帝,并最终逼迫其“禅让”于自己,建立了新朝。

王莽的这种逼迫禅让的行为,后来成了一种改朝换代的标准“模式”,后代权臣但凡准备篡位,都是照葫芦画瓢,如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等莫不如此。

可以说,王莽为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而作为当时就打着汉朝旗号起兵的,如刘玄、刘秀等汉室宗亲,王莽则成了他们非杀不可的逆贼,这叫国仇家恨。


王莽的下场很惨,绿林军攻破长安后,王莽被杀。根据《汉书·王莽传》记载:

“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王莽尸体被千刀万剐,头颅被砍下送往更始帝刘玄处,挂在宛城城楼下,老百姓争相击打,甚至还有人切下王莽的舌头来吃。

这就是《汉书》关于王莽头颅的记载,至于在宛城挂了一段时间之后究竟去了哪里,直到300来年后的《晋书·五行志》,才又有了明确的记载:

“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

说的是晋惠帝时,武库火灾,库房内的历代珍宝尽数焚毁,其中就包括王莽的头颅。

由此可见,自王莽被杀开始,他的头颅并没有被随意丢弃或者掩埋,而是被历代帝王代代相传地收藏着,经历了玄汉(更始帝刘玄时期)、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四个时期。

其他两件宝贝可以理解,汉高祖的斩蛇剑是汉代的开端象征,孔子的鞋子则属于圣人遗物,但这些皇帝干嘛收着王莽的头骨呢?


说到底,这种理念恐怕还是源于战场上的一种思维。

我们知道,古代打仗,尤其是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将士依靠战功来获得官职、爵位。

至于如何计算战功?就是看你砍掉多少人的首级。

所以,头颅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它是战功的象征,是战利品,象征着一场战争的胜利,象征着军人、军队,乃至整个政权的荣耀。

而曾经改朝换代当过皇帝王莽,他的头颅,可就更加意义非凡了!

因为王莽篡汉,为历代所不齿,故而斩杀王莽就是替天行道,王莽的头颅也就意味着天命所归。

尤其是刘玄、刘秀,他们作为汉室宗亲,光复汉室天下,就会把王莽的头颅作为一个象征,告慰祖先,也作为自己坐江山天命所归的凭证。


而之后,曹丕代汉称帝,虽然行为上是效仿王莽,但他总不能明面上承认这一点吧?因而曹丕还要营造一种舆论,说汉朝气数已尽,天下都是他们曹家打下来的,所以他是名正言顺地继承汉朝天下。

那颗象征东汉恢复江山的王莽头颅,曹魏也一并接下,继续收藏,表示自己不是乱臣贼子,而是合法、合理地继承江山。

司马炎代魏称帝的时候,逻辑也是一样。王莽的头颅,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了,直到晋惠帝时,才因意外的火灾付之一炬。

如此看来,这王莽的头颅,倒和那传国玉玺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