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個條件,就是孩子天生氣質類型的區別,劇中的蘇明成屬於安靜型,能夠聽話並有自律性,不用操心就給蘇家不停地“長臉”,學習成績優異,成爲媽媽默默無聞甘心情願付出的老大,老大除了學習上有要求,其他方面很少惹父母生氣。特別是本身就不想讓明玉花太多的錢去讀書,觀衆眼裏最清楚不過的是,這種同一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老二的過度偏愛,從不允許和明玉比較,也讓明成花媽媽的錢成了一種不計回報的習慣,媽媽對他也是隻要開心咋哄媳婦開心都願意自已節儉,讓老伴節儉,只允許明成可以多花自已積攢的錢,自然明成從不用操心是否有錢,這也就看出來他對明玉的“惡毒”之語的背後,都有媽媽的強大心理支持。

最近到電臺做《熱戀全城》節目,和單身男女聊了很多,其中就有因爲“媽寶男”而失戀的,也有因“媽寶男”而離婚的,這其中讓人思考的就是爲什麼高高大大的男人會成爲“媽寶男”,劇中的蘇明成就被貼上媽寶男的標籤,和現實生活中的媽寶男相比,其實還屬於“輕度”的程度。

從《都挺好》蘇明成的成長中,可以看到媽寶男成長的影子,是否也可以給當母親的人提供一點家庭教育借鑑的影像。

蘇家有三個孩子,這和當前的獨生子女家庭環境不同,人口少,要比蘇明成成爲媽寶男的機會更多一些。無條件的寵愛是顯而易見,但這個家庭母愛占主導地位,父親一直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是媽媽對男孩子的寵溺,父親的話沒有什麼影響甚至還是“出氣筒”的情況下,爲男孩子的成長提供了成爲“媽寶男”的基礎。

第二個條件,就是孩子天生氣質類型的區別,劇中的蘇明成屬於安靜型,能夠聽話並有自律性,不用操心就給蘇家不停地“長臉”,學習成績優異,成爲媽媽默默無聞甘心情願付出的老大,老大除了學習上有要求,其他方面很少惹父母生氣。蘇明成因爲從小活潑愛玩,不像老大那麼安靜,媽媽與他的對話就會特別多,更多時候的教育想必就是告訴孩子別惹事,別鬧事,而蘇明成嘴甜,只要一鬨媽媽,無論對錯,媽媽都會喜笑顏開,要什麼給什麼,只要哄媽媽開心就好,生活中誰還講究個對錯,錯了也就用話指導指導,蘇明成也抓住了媽媽的反應,一需要錢 就會無條件聽媽媽話,還能把要錢的理由說得天花爛醉的,當媽媽的都會在即刻信以爲真。蘇明成的情感只寄託在媽媽的身上,對爸爸和哥哥無所謂,而對蘇明玉,比他小的妹妹是他的競爭對象,所以他從來都不會照顧妹妹,這與媽媽對待蘇明玉的態度有着密切的關係。劇中也可以看出,蘇大強說老伴的過往時,蘇明成的反應是最大的。他和媽媽之間有着深度的鏈接,明明在他該獨立的時候,媽媽還是把他當孩子來寵,自然就把他和蘇明玉的關係推到和劍拔弩張的狀況。

第三個條件,蘇媽媽頭腦中重男輕女的意識嚴重。對待蘇明玉明顯是嫌棄和可有可無的態度,只有養活的義務,沒有多花錢的義務。特別是本身就不想讓明玉花太多的錢去讀書,觀衆眼裏最清楚不過的是,這種同一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老二的過度偏愛,從不允許和明玉比較,也讓明成花媽媽的錢成了一種不計回報的習慣,媽媽對他也是隻要開心咋哄媳婦開心都願意自已節儉,讓老伴節儉,只允許明成可以多花自已積攢的錢,自然明成從不用操心是否有錢,這也就看出來他對明玉的“惡毒”之語的背後,都有媽媽的強大心理支持。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改變起來就是很難。

想一想生活中媽媽們對待兒子的態度方式,如果從小過度寵溺,長大後,他找媳婦的潛在標準都是有媽媽的影子或者媽媽喜歡什麼樣人的影子。蘇明成吸引女孩的動人之處就是特別會哄人,他從小就在哄媽媽的過程中習慣化了,至於家庭責任感沒被培養過,自然就是媳婦的事兒了,劇中的朱麗就是因爲明成的無責任感而與他離婚,並非真的沒有感情了。所以身爲人母時,如何讓孩子有責任感與成人感,這部劇給我們有益的提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