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憶當初,林亞和幾度哽咽:“戰士們凱旋歸來的當天,部隊組織官兵和家屬到碼頭迎接,我家只有9歲的兒子到場,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爸,家裏沒人,就我來接您’。林亞和說:“愛國主義精神是‘南沙精神’的精髓,我們是爲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爲了民族的尊嚴,爲了人民的利益,纔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一名老兵的南沙往事:不負祖國但負卿

原標題:一名老兵的南沙往事:曬掉三層皮後就不會曬黑了

在祖國最南端的“藍色國土”上

一羣最可愛的人

用青春與汗水築起“堅強堡壘”

他們也許鮮爲人知

卻經得住風雨守得住寂寞

譜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

就是這樣的人

林亞和,66歲,海南萬寧人,曾任海軍某工程建築處處長,榮立過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1993年被授予海軍上校軍銜。在28年的軍旅生涯中,先後參與和組織完成海軍下達的軍港碼頭、機場、船塢等二十多個重大工程項目,而讓他此生最爲難忘的是在南沙的不凡經歷。

頂烈日戰風浪 汗灑南沙苦爲樂

1988年至1990年,林亞和作爲項目總指揮,與戰士們工作在祖國最南疆,面臨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條件。

南海素有“太陽海”之稱,是典型的“三高一多”地區,高溫、高溼、高鹽分,多臺風,所有物資全靠大陸補給。在這樣的“海上戈壁”生存,戰士們需要承受各種嚴酷的考驗。

首先是“用水關”。林亞和介紹,最緊缺的是淡水,每人每週發一桶水,25公升,喫喝洗澡都用它。平時,戰士們下海後用蘸着淡水的毛巾擦擦就算洗過澡,身上黏黏的很難受。“最盼望下雨,即使半夜下雨都會從牀上爬起來,衝進雨中洗個痛快,這被戰士們戲稱爲‘天浴’。”

其次是“暴曬關”。“戰士們每天需要泡在水裏工作長達十個小時,兩條腿就像醃蘿蔔乾一樣皺巴巴的。70%的人身上皮膚潰爛,日曬、流汗,身上撕了三層皮,有黑色、白色、紅色三種膚色。”林亞和笑道,“脫了三層皮再曬也曬不黑了,我這身古銅色也是那時候留下來的。”

再來是“寂寞關”。島上不能通信,收不到廣播電視報紙,解悶主要靠講笑話、聊天,“大家無聊到將罐頭說明書裝訂成冊互相傳閱”。戰士們最盼望每半個月寄來家書的補給船,大家相互傳閱,分享彼此的歡樂和悲傷。

戰士們住的是什麼?木頭、竹子搭起的宿舍,420平方米,180多人住,還要儲備各種設備、物資。

戰士們平時喫什麼?米飯、罐頭、海魚,偶爾從大陸補給的冬瓜、南瓜等耐放蔬菜是難得的“珍品”。因患有嚴重的胃潰瘍,林亞和只能喫稀飯喝魚湯,經歷180天后,體重下降了13斤。

變化無常的熱帶風暴更是威脅着戰士們的生命安全。林亞和回憶,1990年6月,颳了12天大風暴,一層層巨浪不斷壓來,宿舍隨時有被吹倒的危險。180多人面臨缺水斷糧的危險。暴風雨刮到第八天時,爲了節省大米和淡水,戰士們用雨水煮稀飯拌鹹菜充飢。最後兩天,黃光富副指揮帶領幾名戰士自發組成“敢死隊”,冒着生命危險靠近補給船搶運糧食,才解了燃眉之急。

“在沒有水做飯的情況下,大家把平時積蓄的雨水捐出來給伙房做飯。艱苦奮鬥,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這就是南沙人的精神。”

忠孝難全 無愧祖國卻愧對她

“許多同志全身心投入工作,放棄了個人和家庭的利益。”林亞和說,由於任務的特殊和緊張,戰友李建生的家屬診斷出腫瘤卻未能回去簽署手術同意書,志願兵李軍堂的弟弟因車禍死亡,母親受打擊病倒,他也不能回家盡孝。接到家書的當晚,林亞和陪伴心情沉重的李軍堂坐了一晚上。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林亞和身上。林亞和的母親心臟病發被送往醫院搶救,妻子也在醫院待產。

回憶當初,林亞和幾度哽咽:“戰士們凱旋歸來的當天,部隊組織官兵和家屬到碼頭迎接,我家只有9歲的兒子到場,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爸,家裏沒人,就我來接您’。”

“儀式一完,我就抱着孩子直奔醫院。我和我媽抱頭痛哭,妻子也默默流淚。我覺得自己虧欠她們太多,既不盡孝也不盡責。唯獨讓我欣慰的是,我能盡忠,爲祖國爲人民做了一個軍人應該做的犧牲。”  

當天,林亞和的女兒出生,他給女兒取名爲“林莎莎”(諧音“沙”),以紀念在南沙這段不平凡的歲月。

南沙精神照耀 一程青春一生無悔

林亞和說:“愛國主義精神是‘南沙精神’的精髓,我們是爲了祖國的領土完整,爲了民族的尊嚴,爲了人民的利益,纔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一批又一批的南沙人在“南沙精神”的激勵下,忠誠履行神聖使命,守護祖國的主權和尊嚴。

南沙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型現代化燈塔依水而立,4G信號覆蓋南沙各島礁,官兵擁有屬於自己的運動場、籃球場和足球場,宿舍裏空調、電視、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現代化果蔬種植基地內生機盎然。

轉業後的林亞和已多年沒去過南沙,但在南沙經歷的兩年,已經像烙印一樣留在他的生命中。

林亞和至今保持着軍人的生活習慣:生活用品擺放整潔有序,毛毯被疊成“豆腐塊”,每天早上6點起牀“出操”……數十年如一日的規律生活讓今年66歲的他看上去比實際年輕了十歲。

林亞和與許多老戰友保持着聯繫,軍營錘鍊出來的戰友情誼純粹無私,大家天南海北相聚,“激動地抱頭痛哭”。

他和海口的十多位老戰友約定每個月不定期早茶兩次,一年中的三個重要節日,即三八婦女節、八一建軍節和春節都要相聚,林亞和千叮萬囑要帶上家屬,因爲深切明白軍嫂的不容易。

“一程青春,一生無悔;一段歷程,一世難忘。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回憶南沙往事,林亞和如是說。

作者:黃藝

圖:駱雲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