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民以食爲天”,喫飯是對人來說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開始的時候,人們只要求能喫飽,當人們生活條件變好的時候,對於喫飯也是越發的講究。已經從喫飽變得喫好,而且還得是變着花樣的喫。所以到了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從喫飯看出來一個人的性格而他的財富。

身爲我國的文化專家馬未都也是說起過這個話題的。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在跟人一起喫飯的時候就會觀察一下對方的舉止,從而看出來對方的一些特點。在他看來,如果一個人在喫飯之前會觀察一番的時候,就證明這個人十分講究,是個挑剔的人。但有的人對於飯菜來者不拒,上菜就喫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急性子的的。很多人的外在表現,都會比他自己所述可靠很多。馬未都年輕的時候曾跟王世襄坐在一起喫過飯,當時王世襄就給馬未都上了一課,告訴他在喫飯上的一些講究。當時王世襄就告訴他,一個人的窮富程度是可以在他喫飯的時候看出來的。當時馬未都就表示不信,因爲這個東西別人都沒寫在臉上,是不可能看出的來的。於是王世襄就給馬未都講了一個故事,馬未都聽完之後直呼受教了。

在過去的時候,湘西地區土匪是衆多的,他們經常打家劫舍,甚至還會綁架小孩。而綁架小孩的目的就是爲了向他們家中勒索錢財,但是綁匪也不知道這些小孩誰家富有,於是綁匪的狗頭軍師就想到了一個法子。讓土匪將這些小孩全部關押起來,先餓個三天,然後讓這些小孩去喫魚。當時有的小孩第一口吃的是魚背,然後軍師就讓土匪把這些喫魚背的小孩直接給放了,因爲他們都是窮人的孩子,一點用都沒有。而那些先喫魚肚子的小孩,都被扣留兩天,因爲他們家中還是有點小錢。最後那些喫腮幫子的小孩,全部都重點看護起來,因爲他們是大戶人家的小孩。

這個故事是具有真實性的,因爲他是出自沈從文先生的口中,而且沈從文之前就做過湘西的土匪。這個故事就是他耳聽目睹的,可信性程度非常之高,聽完王世襄的故事,馬未都認爲十分具有道理,所以他後來經常向別人提起此事。

如今的馬未都已經成爲了我國著名專家,他經歷無數的人和事,在他看來,人跟古董還是有相同之處的。很多人都是可以鑑定的,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決定一個人的行爲舉止,這些都是自然而然就體現出來的,是不可能掩飾過去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