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一個大小醫院,甚至診所都可以檢查的項目,但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常規檢查,許多人有疑問,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來哪些疾病呢?爲什麼血常規如此重要?

血常規是什麼?

顧名思義,血常規就是血液的常規檢查。

血液在全身流動,身體各種組織和細胞都與之息息相關,因此血液的檢查能夠反映身體許多方面的信息。血液相關的檢查有很多種,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中的血細胞數量和種類進行分析的一種檢查。

血常規有什麼用?我前幾天才做過一次,今天又讓我做,醫生是不是要騙我錢?其實通過分析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的一些基本信息,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起作用:

1. 幫助醫生進行診斷疾病

很多種疾病可能有會引起血常規檢查的異常,由此可以幫助醫生考慮患者目前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可能是什麼疾病。

2. 幫助醫生確定下一步診療計劃

血常規分析的結果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血細胞的數量,存在什麼樣的風險,是否需要採取治療措施,是不是需要輸血,有時也可以幫助醫生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

3. 動態觀察治療效果,指導醫生制訂和調整治療方案

比如,如果有缺鐵性貧血,補鐵治療後對血常規的定期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治療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是什麼原因,以便在診斷和治療上做出調整。

如何看懂血常規

拿到那張血常規檢查單,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看到各項數據,不少患者表示很蒙,某些指標超出正常值範圍,心裏不免有些擔心害怕。別擔心,快來一起了解下血常規是怎麼一回事吧~

1. 看懂血常規第一步:我的指標在正常範圍內嗎?

要弄懂血常規檢查的意義,首先需要知道血常規檢查包括哪些項目和這些項目的正常範圍。

需要提醒的是,醫學上用到的指標多數都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這個範圍稱作這個檢查指標的正常參考值。但是,有時候,可能有1%~5%的健康人是可以超出這個所謂的正常參考值的,在化驗單上顯示不正常的結果有可能實際上是正常的。

而且,很多指標的數值是因人而異的,需要動態地檢測。有可能有的指標和自己原來相比,已經出現變化,但是檢測結果仍然在給出的正常範圍,這樣就發生了檢查結果正常但是有可能已經發生問題。

因此,血常規的檢查結果需要醫生結合全面的病史、體格檢查和其他、化驗結果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不要過於擔心,也不能麻痹大意,應該多多聽取醫生的意見。

2. 看懂血常規第二步:那些項目都是些什麼?

接下來,我們介紹血常規檢查中的主要檢查項目和它們的臨牀意義。

溫馨提醒

血常規檢查異常,除了查常見疾病外,還可能提示其他血液病,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同時血常規檢查也是診斷許多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據,如白細胞升高常提示細菌感染,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往往提示病毒感染。所以,大家要重視血常規檢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