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聲”設爲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今天是立冬,接下來就又進入了一年最佳的進補時機,但在今天開幕的胡慶餘堂中藥文化節上,中醫藥專家發現,市面上以次充好把移山參當野山參賣的現象比較普遍。

  人蔘銷售以次充好現象普遍

  “這個是移山參,不是野山參......”

  上午9點,胡慶餘堂國醫館一片繁忙,前來請專家幫忙鑑定人參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陳大伯拿着一顆人蔘請胡慶餘堂醫藥控股公司總經理、國家級蔘茸高級鑑定師楊仲英研究員幫忙鑑定鑑定。

  陳大伯說,“現在市場上的產品有好的也有差的,有真的也有假的,我們搞不清楚,專家鑑定以後,才心服口服。”

  不過,一個上午鑑定下來,目前人蔘市場上以次充好的現象,還是讓楊仲英十分痛心,“看了幾批,沒有幾枝是真正的野山參,都是移山參,是移動過的。移山參價格2000-3000一公斤,野山參要幾十萬一公斤。”

  ↑胡慶餘堂裏的“參王”,價值上百萬

  冬季時節,浙江各地普遍都有進補的習慣,那麼,怎麼鑑別野山參和移山參呢?專家一般會有5個標準。

  首先,參老不老,一般看蘆。“圓蘆”越細越長,年歲越老。相比之下,移山參的蘆通常不長不短,形態比較簡單。

  其次,野山參的“腿”分叉較多,但須一般疏朗而修長,韌性好。相反,移山參較少分叉,但須很多,形態有點像掃帚,而且須脆易斷。總體來看,須越密,參越嫩。

  第三,野山參的鬚根上有明顯疣狀突起,一粒粒比菜籽還小,行話叫“珍珠底”。而移山參鬚根上的疣狀突起就不是那麼明顯。

  第四,野山參的主體紋路以螺旋形居多,肩上紋路較深,很清晰,直紋較少。

  第五,移山參的艼通常朝上,野山參的艼則絕大多數朝下。

  不過,辨參是一門大學問。楊仲英說,雖然有鑑別方法,但要真正對野山參有一個瞭解,還是得多看,多問,多交流。儘量到正規的店裏購買。

  如果家裏有參,11月7日到9日都可以拿到河坊街大井巷95號胡慶餘堂總店營業大廳,都有專家免費爲你鑑定。

  服參還是喫燕窩也很有講究

  冬季進補人蔘,除了要買到好品質的野山參,服用的方法和是否對症也很重要。胡慶餘堂中醫專家、主任中醫師呂中說,“好的野山參最好要隔水燉喫,人蔘的營養吸收就很完全了,直接煎煮的話,營養就會散掉。”

  呂中介紹,人蔘主要的功效就是大補元氣,適合缺氣的人服用,一般缺氣的表現爲動不動就疲勞、一動就要出汗等。但陰虛火旺、肺熱的人,不適合服用人蔘。

  陰虛火旺表現爲很容易上火、舌苔很紅、手掌心發熱、半夜容易盜汗等,這類人適合喫燕窩等養陰的滋補品。

  胡慶餘堂國藥號副總經理、中醫藥專家孫鐵說,國家對燕窩進口國有規定,首先要選擇從有資質的國家進口的產品中購買。如何辨別燕窩的品質?孫鐵說,有5個竅門。

  首先,看顏色,好的燕窩有一種“本白”,表面顯得特別白就有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第二,看孔隙,好的燕窩上有正常的孔隙,如果表面比較黏,就可能被刷過膠水等物質。

  第三,看透光,如果燈光下出現反光物質,就說明添加了非自然形成的物質。

  第四,看背面,好的燕窩背後絲網狀的物質比較明顯,這是燕窩在生產過程中特有的。

  第五,聞氣味,好的燕窩在浸泡和蒸煮過程中,有一種蛋清的香味,氣味比較明顯。

  此外,孫鐵還提醒,如果發現一家門店裏放着各式各樣的燕窩產品,也要多留個心眼。

  對於買到燕窩後怎麼保存,孫鐵建議,南方地區一定要放在冰箱裏冷藏。“要食用前,燕窩要經過7、8小時的泡發,這期間一定要多換幾次水,這樣能夠去除燕窩中自然存在的雜質和亞硝酸鹽。”孫鐵最後強調。

  來源:浙江之聲記者沈澤南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浙江之聲(zhejiangzhisheng)

  小編邀你收藏浙江之聲

  微信又改版啦!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