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虧損的老牌商超聯華今年有了新動作。4月7日,據大河網報道,上海聯華的小店業態已經進入鄭州,正努力打通社區服務,並計劃未來3年在河南開出100家聯華小店,5年開出1000家店面。

在此之前,聯華超市(0980.HK)發佈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年報。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額爲258.59億元,同比增長1.85%;歸屬股東淨利潤虧損3.78億元,剔除首次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影響,歸屬股東淨利潤虧損1.52億元。在各項業務中,便利店業態拖後腿最爲嚴重,虧損金額達2.82億元。

連虧4年後,聯華超市2019年仍未擺脫虧損狀態,而便利店業務是阻礙聯華超市盈利的最大"癥結"。

連續5年錄得虧損,便利店成業績拖油瓶

作爲首家在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零售連鎖公司,聯華超市創建於1991年,憑藉着物美價廉、社區便利等優勢快速打開市場一度躋身爲長三角地區的連鎖超市老大。2003年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後業績穩步增長,2013年以303.83億元的營收額到達業績巔峯後,便走入下行道。

2014年開始,聯華超市營收、淨利潤下滑,到2015年出現虧損,目前已經連續虧損5年。儘管聯華超市採取了多項舉措"轉型、減虧",業績也有所改善,但一直未能走出虧損困境。2019年,聯華超市再次虧損1.52億元。

從具體業務來看,聯華超市旗下包含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業務以及其他業務。財報顯示,2019年聯華超市的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業務以及其他業務分別實現收益165.49億元、95.76億元、19.13億元及1.06億元;分別實現持續經營業務的經營業績3.73億元、-0.37億元、-2.82億元和0.50億元。

各項業務中,營收佔比57.9%的大型綜合超市處於盈利狀態,利潤達到3.73億元;營收佔比最小的便利店業態虧損最嚴重,虧損了2.82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了1.05億元人民幣。而聯華超市2019年在便利店方面的主要目標是門店梳理轉型、控制虧損。

實際上,便利店業務近兩年一直在拖累聯華超市的整體業績。2017年,佔營收比重僅7.4%的超市便利店虧損1.56億元,經營淨利率-8.31%;2018年,虧損持續擴大,便利店經營虧損約1.77億元,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加虧損約2164萬元人民幣。

儘管便利店是阻礙聯華超市盈利的最大症結,但聯華沒有打算把它剝離而是選擇了繼續加碼。據河南商報報道,聯華超市今年計劃在鄭州金水區發展50家小店,隨後進行輻射。未來3年,聯華小店將在河南開出100家店面,5年實現1000家店面的目標。

千店搶佔社區市場,加碼是否值得?

據河南世紀聯華總經理崔濤介紹,對於新開業務,團隊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調研,於今年1月開始涉水。此次入鄭,除了和其他品牌一樣,考慮到河南人口基數大、對便利店需求旺盛這些主要因素外,還考慮到一個不同的因素:河南個體經濟發達。

他還表示,聯華小店不同於傳統便利店,是以店長爲中心,店長就是老闆,達到責任心和靈活性雙重實現的目的。同時聯華小店又不同於電商類小店,因爲其打造的新型供應鏈會不斷地優化供應資源。比如小店"嫁接"了蓮菜網這一蔬菜水果供應商,後期還會有更多優質供應商進入。

由此看來,聯華是要以社區生鮮便捷店切入當地市場,這也符合其佈局社區生鮮業態、加速轉型的發展策略。此前,聯華超市總經理徐濤曾表示,公司看好社區店這個業態,今後業態重心會放在社區生鮮店等小業態,且聯華屬於頭部公司,具有規模優勢。

實際上,因社區生鮮小店具有成本可控、離消費者更近、選址靈活、坪效高等優勢,成爲近兩年主流零售商加速佈局的業態。尤其在疫情影響下,人們活動範圍縮小至社區,社區商業最後一公里的優勢凸顯。在此背景下,離居民最近的便利店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業內人士認爲,自18年通過市場化方式引進徐濤等一批高級職業經理人後,聯華超市在轉型、改革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尤其是對標超的改造與擴張。此次疫情,給實體零售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帶來發展機會,聯華超市加速佈局便利店搶佔市場核心邏輯沒錯,但是如何解決盈利痛點纔是關鍵。

2020年扭虧關鍵年,"盈利"痛點難解

此前,聯華超市總經理徐濤在股東會上表示,2020年聯華超市的經營目標是"扭虧"。從19年的業績表現來看,聯華超市營收微增,虧損也大幅收窄。而便利店依舊是阻礙盈利的最大症結。

藍鯨記者發現,聯華超市2019年便利店業態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門店減少。2019年聯華超市新開便利店59家,其中直營門店11家,加盟門店48家。同時關閉門店188家,網點淨數減少129家。

那麼,加速擴張之後,是否能盈利呢?

按照規劃,未來3年聯華小店將在河南開出100家店面,5年實現開1000家店面的目標。依據管理層此前介紹,這些小店與傳統便利店不同,而是引入了果蔬的供應,也就是社區生鮮型便利店。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蘇寧、京東等電商巨頭都在涉足便利店爭奪下沉市場。而盈利問題是夫妻店考慮換門頭的主要原因。此前,瘋狂擴張的蘇寧小店因經營未達預期已走向關店步伐。

某知名便利店負責人表示,進入不熟悉的河南市場,聯華首先面臨的是拿店問題。此外,相較於阿里、京東等強勁競爭對手,聯華超市在生鮮果蔬的供應鏈上還比較薄弱。前期需要平衡門店擴展和由於生鮮佈局可能會造成的階段性虧損。

聯華超市管理層此前也表示,新店的拓展盈利需要時間,尤其是社區生鮮新店。公司還會進一步梳理模式,選點和控制新店的拓展速度,有質量地區發展新店。

據河南商報報道,目前聯華在河南收編的兩家便利店,一家店面銷售額已經翻了一倍,另外一家已經翻了3倍。

業內專家指出,對於聯華超市而言,目前還需要優化整體營運效率和綜合收益率。此外,新店的擴展也需要階段性的造血來支撐。能否盈利,還有待時間考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