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7年,爲了能夠讓這條線索有更大的價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此情況上報給了國家文物局,經國家批准,考古研究所對清涼寺村南的一塊臺地進行了嘗試性的發掘,這一挖不打緊,僅僅200平方米的地方,竟然出土了大批的窯具、瓷片,甚至還有完整的瓷器300多件,其中被判定爲御用瓷器的就多達17件,這個發現,還是舉世震驚的。可以說,汝瓷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爲世界所仰慕和珍視,爲了能夠將汝瓷的文化找到根源,找到歸宿,考古工作者對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自1987年至今,三十多年來,汝窯共經歷了多大十四次的發掘,將汝瓷的外形之美、汝窯的工藝之精完整地呈現給了世人。

前言:都說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到底體現在哪裏呢?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不過,咱可以以小窺大,從瓷器入手,說說中國瓷器中的翹楚——汝瓷的發現歷程。汝瓷之美,毋庸多做贅言,喜歡瓷器的朋友估計都知道一二。那麼,汝瓷的燒造地點到底是如何發現的呢?汝窯是如何興起的?

衆所周知,論起瓷器,宋朝可謂是集大成者。不同於其他朝代的重農抑商,宋朝對商業限制很小,甚至有鼓勵之舉,所以,整個宋朝的手工業和商業都十分發達,謂之中國歷史之巔峯也不爲過。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制瓷業自然也不能落後,各個窯口盡顯神通,大放異彩。那麼,爲什麼偏偏汝窯會興起呢?咱不忙着下結論,看看南宋的人是如何總結的。葉寘曾在其著作《坦齋筆衡》中如此描述:

青瓷盤

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爲魁首。

這句話雖短,但卻道出了汝窯興起的背景和原因。按照這個說法,原來定州的白瓷使用是非常廣泛的,然而,由於有些毛病,不受朝廷的待見,於是就不再用了,而是下令在汝州燒造青瓷器。由於朝廷的需求,唐、鄧、耀州等地也燒起了青瓷,其中,汝州窯爲魁首,瓷器最受歡迎。

花盞

這就不難不明白了,汝窯興起的背景是定州窯白瓷的衰落,興起的原因是朝廷的推動。這就註定了,汝州窯從一開始就被冠以“官窯”之稱,也奠定了其以後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那麼,汝瓷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

自然典雅的造型,溫潤如玉的氣質,如癡如夢的釉色,精益求精的燒造工藝,使中國的制瓷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扭轉了當時“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明朝以後,幾乎所有文獻記載宋朝五大名窯時,都是“汝、官、哥、鈞、定”的排名定調,汝窯始終位居榜首,可見後世對其評價之高。

蓮花溫碗

北宋晚期,汝窯的青瓷燒造工藝達到了極致,可惜的是,朝廷不爭氣,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愣是被女真人打得滿地找牙,連兩個皇帝也被人抓了去。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國家都被人滅了,哪裏還有閒心去燒瓷器呢。於是乎,燒造出美麗天青釉汝瓷的汝窯也就走向了沒落,前後興盛不過二十餘年,窯址也隨之塵封在歷史之中。

靖康之變千年汝窯,初現端倪

1986年,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年會在西安召開,這其實是個普通的交流會,誰也不會想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居然石破天驚。王留獻,一位來自於河南省寶豐縣的普通陶瓷工藝廠的工作人員,帶來了一件青灰釉憋足洗,表面上看,這件瓷器並不起眼,但專家們卻喜出望外,認爲其燒造工藝與文獻記載中的汝瓷頗爲接近,一下子,這場年會變得熱鬧起來。

汝瓷水仙盆

既然汝瓷有了線索,自然也不能就此罷休,很快,上海市博物館立即派人火速趕往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周圍進行了實地調查,以期獲得汝窯的線索。遺憾的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些實地考察的專家並未有重大發現,只是撿到了幾片天青釉的青瓷片,還有一些窯具,比如支釘(就是類似於燒製瓷器時在各瓷器之間放的分離器)一類的工具。

1987年,爲了能夠讓這條線索有更大的價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此情況上報給了國家文物局,經國家批准,考古研究所對清涼寺村南的一塊臺地進行了嘗試性的發掘,這一挖不打緊,僅僅200平方米的地方,竟然出土了大批的窯具、瓷片,甚至還有完整的瓷器300多件,其中被判定爲御用瓷器的就多達17件,這個發現,還是舉世震驚的。可是,這次發掘,也只是發現的東西多了些,真正的窯址並未出現,如此在何處燒造,仍是一個謎。

汝釉洗

不過,這次發掘的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除了出土文物數量巨大外,還給了人希望,有了這次發現,窯址已經在招手。

嚐到甜頭後,河南省文物部門決定對此線索死咬不放。

1988年,1989年,這兩年,大規模的發掘工作再次提上日程,發掘隊以清涼寺村南爲基點,繼續擴大了發掘面積,共發掘達1150平方米。對數字敏感的朋友估計該說了,1150平方米也不大嘛,或許對於一塊空地來說,這個數字確實不大,可對於考古工作來說,也確實算是規模可觀了,畢竟,考古是個細活,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

這兩年的窮追猛打沒有讓人失望,發掘區域內,發現了制瓷作坊和房基5座,水井4眼,澄泥池1處,出土各類完整瓷器或者可復原的瓷器、窯具多達2100多件。那麼,是不是意味着發財了?別急,可惜的是,出土的瓷器和瓷片大多數都民窯的產物,只有少量的天青釉汝瓷殘片。

青瓷瓶苦苦尋找線索的瓶頸竟然被村民挖地窖打破

有人說了,既然制瓷作坊都已經找到了,這不就能證明汝瓷就在此地燒造的嗎?話不能這麼說,畢竟這些作坊到底是燒造什麼樣的瓷器,還是無從證明的,不能想當然地就將其與汝瓷聯繫起來。沒有找到天青釉色瓷片的燒造地,證據鏈就不完整,當然也就沒有說服力。

面對這些已經出土的文物,或許汝窯就在附近,如果不能揭開這個謎底,作爲考古工作者,怎麼能夠甘心?

1998年,時隔九年,河南的考古工作者再次踏上了這片熱土,決定再試一試,爭取能夠有所突破,這次,發掘面積爲500平方米。

瓷片堆積層

發掘工作正在進行時,一個線索,令現場所有人震驚。考古工作一般會僱傭一些民工,而爲了方便,多數情況下都是僱傭發掘現場周圍的農民。有個村民無意中說:前一段時間,村裏有人挖地窖,曾經發現了很多的瓷片,數量很大,不知道是不是考古專家尋找的東西。一聽這話,考古人員頓時來了興趣,立即跟隨村民前往現場查看。這一去,註定是不平凡的,竟然在小小的一塊地方就採集到了100多片天青釉汝瓷片,器型也很豐富,有洗、碗、瓶等。

有了如此重大發現,現場負責人不敢怠慢,立即火速報告給了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局立即召開了工作會議,並派遣相關專家抵達了現場,準備對當地進行大面積發掘。此事,對於當地來說,也是非常重大的,寶豐縣政府得知後,立即撥款4萬多元,並拆遷了4戶居民,爲考古工作掃清了一切前期障礙。

窯址的發掘

2000年至2002年,考古隊在此地總共進行了四次發掘,面積爲900平方米,清理出窯爐多達20多座,作坊3座,陶甕17個,過濾池、澄泥池、燒灰池各1個,水井3眼。瓷片堆積層密密麻麻,不但堆積很厚,分佈面積也很廣闊。燒造如此的工藝也被發現很多,比如小型橢圓形窯爐、燃料用柴、模製、滿釉裹足支燒、瑪瑙入釉等工藝。同時,汝窯的瓷器當然不能缺席,此次發掘,不僅發現的汝窯瓷器數量可觀,還見到了大量傳世品未見的器型,也就是當世的孤品。可以說,這次發掘,破解了汝窯的千年之謎。

由於此項考古工作的重要性,清涼寺考古發掘項目獲得了“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殊榮。後期的發掘:爲了將汝窯的魅力完整地展現給世人

石破天驚後,汝窯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進入了軌道,清涼寺,一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也一鳴驚人,成爲了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考古發掘,其實是爲了傳承和發揚,我們很多優秀遺產就是要靠考古才能夠揭開神祕面紗,成爲我們中華民族傲立於世的資本。

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派人踏上了這片陶瓷的寶地,開始對汝瓷的中心燒造區再次進行詳細清理。其目的是要將汝瓷的燒造過程進行復原,將汝窯完整地展現給世人。

此次發掘,共布探方11個,探溝3個,發掘面積1100平方米。

所謂探方,通俗點說,就是考古發掘中佈置的正方形方格,是爲了盡最大可能對遺址進行揭露和保護,探溝也是如此,只是其形狀爲長方形。

發掘探方

不出所料,成果依舊感人,窯爐、作坊、瓷片堆積仍然數目可觀,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還發現了疑似祭祀的建築基址。此處插句題外話,在窯廠發現祭祀遺蹟是非常正常的,北宋時期,很多窯口在燒製瓷器時都會祭拜窯神,且多將窯神廟建在窯口周圍,祈求平安、順利。這次最大的發現,當屬大型瑪瑙石,根據文獻的記載,汝瓷的釉之所以那麼特殊,就是因爲將瑪瑙加入了釉料中,以前,此事只見於文獻,這次,終於以實物得以印證。

2012年到2016年,關於汝窯的發掘一直斷斷續續在進行,足見其謹慎性。

可以說,汝瓷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爲世界所仰慕和珍視,爲了能夠將汝瓷的文化找到根源,找到歸宿,考古工作者對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自1987年至今,三十多年來,汝窯共經歷了多大十四次的發掘,將汝瓷的外形之美、汝窯的工藝之精完整地呈現給了世人。什麼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呢,其實這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加入傳統文化傳播的團隊,讓我們的文化傳遍世界各個角落。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裏,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喜歡考古,喜歡歷史,歡迎關注貓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