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前冠軍永久豁免,如此大招唯有大賽纔敢使

本文首發於《東方高爾夫》

冠軍有多重要?

對前冠軍永久豁免,如此大招唯有大賽纔敢使

除了奪走專屬於勝者的高額獎金、相應世界排名積分以及球員本人知名度提升外,美巡賽等國際主流巡迴賽還會給與冠軍兩年巡迴賽豁免權。

某種程度上,巡迴賽參賽卡對以競技爲安身立命的職業球員意義絲毫不遜色於高額獎金。巡迴賽參賽卡讓他們1至2年內無須面對資格賽等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挑戰而可以心無旁騖地安排賽事日程,從而更專注於賽事並爭奪更好排名。像世錦賽、球員錦標賽等大賽會給予更長時間巡迴賽參賽資格豁免權。

參賽卡是面向巡迴賽所有常規賽,而不是單項賽事,豁免權到期後球員不得不再次去爭取。巡迴賽很少會因爲一場勝利給予球員永久豁免權(球員需要20場美巡賽勝利才能成爲美巡賽終身會員),這既與球員職業生涯不可能一直保持巔峯時期有關,也是時代更替需要。

不過,少並非表示沒有。

至少,美國大師賽、美國PGA錦標賽就堅持自己的政策,給前冠軍永久豁免權。英國公開賽給60歲以內前冠軍豁免,59歲的湯姆·沃森差點贏得英國公開賽後,R&A專門給年紀大的前冠軍設定了一項特別條款,即前冠軍在某屆英國公開賽上獲得前十名之後便能獲得未來五年參賽資格,理論上前冠軍甚至可以打到69歲乃至更長(如果前冠軍在64歲參賽又能打入前十名的話)。

在高爾夫競技日益成熟的今天,每項賽事參賽名額都很珍貴,大滿貫賽參賽名額更是讓職業球員擠破頭地去爭取。但即便英國公開賽,其參賽名額同樣是156人,並不比常規賽多,美國大師賽參賽陣容很少超過110人。前冠軍佔用了參賽名額就意味着要減少其他類別球員參賽機會。

那麼,爲何大滿貫賽敢這麼玩?

這與大滿貫賽都獨立運作可乾綱獨斷有關。無論它們怎麼做,都只針對自家賽事,也就是說只這一場,想怎麼玩都行,大家高興就好,球迷買賬、前冠軍樂意就可以,不像巡迴賽牽涉面那麼大。

更重要的是,大滿貫賽冠軍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其他賽事在宣傳中都會專門提一筆參賽陣容吸引了多少大賽冠軍參與,講究傳承的大滿貫賽自然更會珍惜前冠軍。想一想近幾年美國大師賽的開球嘉賓都是邀請尼克勞斯、普萊耶等前冠軍擔任就可看出大賽前冠軍的分量,美國球星瑞奇·富勒如果不是週四早上比賽甚至專門會起大早看尼克勞斯開球再去熱身。

更何況,高爾夫賽事日程都是以周來計算,正式比賽日往往是從週四到週日,後面四天可以靠競技來挖掘、維持熱點,前面三天就需要賽事組委會挖空心思來規劃、構思。相對來說,把前冠軍們聚集在一起開派對,顯然是省心效果又好的舉措。

每屆美國大師賽前冠軍們穿綠夾克的晚宴合影以及英國公開賽前冠軍們在城堡式的公開賽承辦球場會所合影總會獲得無數點贊和轉發。這樣的大合影會讓無數青少年球員喊出當年劉邦見到秦始皇巡遊遊時的那句浩嘆:“嗟呼,大丈夫當如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