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镜头过多的影视剧取消评奖资格,是个好主意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1日召开2018年度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发布会。电影《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获“脏烟灰缸”奖。当日,中国控烟协会还建议,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于有过多烟草镜头的影视剧作品,取消其参与评优活动资格。(6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上述两部电影,从艺术、商业角度来说都是好电影,比如,都在一些知名电影评奖活动中获奖。尤其是《我不是药神》票房、口碑双丰收,还推动了我国抗癌药降价,值得肯定。但从控烟角度来说这两部电影都不是好电影,因为过多烟草镜头容易引诱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吸烟,影响身体健康。

影视剧中出现烟草镜头,大概是为了营造某种氛围,表现某种情绪。不过是不是有其他艺术手法可取代吸烟?显然艺术创新无止境,办法肯定是有的。比如,今年获“无烟影视奖”的《悲伤逆流成河》等4部电影、《归去来》等20部电视剧,从控烟角度来说就有示范意义,值得其他导演学习。

显然,评选“脏烟灰缸”奖具有倒逼价值,评“无烟影视奖”具有引导作用。然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于2011年起就设立了相关奖项,而且年年评奖,但仍然没有遏制影视剧“吸烟”。可见,还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而此次该协会呼吁烟草镜头过多影视剧应取消评优资格,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是因为,影视剧导演、制片人等比较看重影视剧在各大电影、电视剧大奖评选中获奖,一旦获奖,就能带来名与利。如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采纳这一建议,取消有过多烟草镜头影视剧作品的参与评优资格,相信会对导演、制片人、演员等触动很大,因为此举触动了这些人群的根本利益。

烟草镜头过多的影视剧取消评奖资格,是个好主意

有关方面应认真考虑这一建议。有数据显示,37%的青少年吸烟是受影视剧影响。如果用“取消评优资格”倒逼影视剧“无烟”,应该说对我国控烟事业帮助很大,能有效控制吸烟人数增长,因为未成年人是吸烟的潜在增量人群,也是缺乏理性、最容易被影视剧烟草镜头误导、引诱的人群。

影视剧评优活动,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关方面取消烟草镜头过多影视剧的评优资格,就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由于吸烟关乎公众生命健康,这一社会责任意义重大。希望每一项大奖从提名到终评,都把烟草镜头的次数、长度作为衡量其评优资格的标准之一。

但取消评优资格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还需要中国控烟协会给出具体建议。除取消评优资格外,还应该在影视剧正式播出前的审查阶段,也要对烟草镜头进行限制,如果烟草镜头过多,应当不予放行。只有层层倒逼才能产生叠加治理效果。这样,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在国内上映也要取消烟草镜头。

显然,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控制影视剧烟草镜头,最好法律提供支撑。2014年公布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规定,有关部门负责对电影、电视剧及其他节目中的吸烟镜头进行监督管理,违者最高罚款3万元,但该条例至今仍然没有出台。期待法律为控烟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烟草镜头过多的影视剧取消评奖资格,是个好主意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头条号评论文章,请您订阅并批评指正,谢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