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如果你進入職場的初衷是爲你以後的創業做準備,那你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一些和你要創業領域相關的公司去工作,這樣你的工作纔會更有針對性,等到以後你真正開始創業的時候,等到你以後需要相關的資源、人脈、經驗的時候,你才能夠順利的做好過渡。若干年後隨着那些同一起跑線的人已經步步高昇,而自己工作了若干年由於頻繁跳槽,在某一領域沒有過硬本領和人脈,如果再去應聘一線人員,用人單位可能會更細緻考量,保險起見便不錄用。

我的一個朋友6年的時間換了7份工作,如今他已經35歲了,事業上還是和剛畢業的時候一樣,沒有房子,沒有車,只有一個老實本分的愛人。他說:新的工作環境不適合他,好不容易適應了,又和同事的關係沒有搞好。

頻繁跳槽真的好嗎?

首先說下爲什麼頻繁跳槽,一般而言,對現有工作不甚滿意,就可能跳槽,而更深入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原因,也可能是理想與現實環境有差距!但頻繁跳槽者,最可怕的情況是搞不清到底什麼原因,有可能實際上是自己原因,卻誤認爲是環境原因,這種就相當危險,因爲自己都搞不懂爲什麼。若干年後隨着那些同一起跑線的人已經步步高昇,而自己工作了若干年由於頻繁跳槽,在某一領域沒有過硬本領和人脈,如果再去應聘一線人員,用人單位可能會更細緻考量,保險起見便不錄用!

頻繁跳槽真的好嗎?

原因是這人對自己認識不夠清晰,而是可能有工作上致命的缺點,不需要再證明什麼了,因爲這麼多年了,社會已經提供證明自己的舞臺!但也不排除個別人,做啥虧啥,或者做啥啥不成,但心裏有堅定的方向和目標,失敗九次最後成功了一次,從此人龍人鳳了,一俊遮百醜!畢竟這社會,不一定有能力才能喫得開,膽子大敢打敢衝有時候甚至比能力重要,特別在這裏面經濟轉型,機會還是蠻多的,有的人嗅覺靈敏,做了正確的事,比正確做事更重要。

下面和大家談一下企業需要忠誠的員工嗎?

曾看過一本書《致加西亞的信》說:企業最需要的,是具有敬業忠誠素質的員工,既然成爲其中的一員,就要認同企業的價值觀,踏實工作,盡忠職守。但是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的狀態,是頻繁跳槽。

很多人跳槽的原因,無非逃不過“老闆事兒多、錢少、不喜歡”這幾個理由。不喜歡公司的氛圍,或者是經常抱怨領導的決策,其實都是不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一種表現。一名員工連自己的公司和工作都不認同,又怎麼會盡全力認真工作呢?又怎能獲得老闆的認可呢?

頻繁跳槽真的好嗎?

有人覺得,我從事了很多工作,簡歷有很多經歷可以寫,不是很好嗎?但是這也要看你在某一行到底做了多久。馬雲說過:如果想要了解這一行,起碼要做5年以上。

幾個月就換一次工作,表面上看來好像是什麼都會,實則是什麼都不會。入行幾個月,接觸的都是浮於表面最簡單的東西,真正的技術和能力都還沒有培養起來,就又離開了,在這個過程中,浪費的都是寶貴的時間。就拿我現在從事的行業來說,輪胎製造,我已經在這家企業工作了3年,但是我認爲我對輪胎製造的工藝還是知之甚少,的確,在一個行業內如果沒有工作過5年的時間,這些經驗都不值錢。尤其是對生產製造行業來說,除非你對你自己的定位僅僅是一個出賣自己體力的普通勞動者。

其實,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跟上面提到的忠誠度是分不開的。你在一家公司幹多久,不僅取決於你的能力、忍耐力,還取決於你的工作態度。

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即使你的工作能力不是最強的,但是踏實的態度會讓老闆覺得你很“靠譜”。你去看一看,有哪個領導不是在公司幹了五六年,甚至是十幾年的?當然了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們都是平凡人,在我們能力還不足以支配我們夢想的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安心工作,努力提升自己。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入一行先別惦記着能賺多少錢,而是先讓自己值錢,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轉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如果以上都賺到了就不可能賺不到錢,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本該奮鬥的年紀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因此,站在綜合角度來考慮,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工作,首先你要想清楚你以後到底要做什麼?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是什麼?作爲職場人來說,如果你想靠着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在當前的職場上逐步高升,獲得更高的薪資和待遇,那你就要選擇一個行業和領域,然後專心的幹下去。同時當選好一個平臺以後,你也要懂得堅持。因爲很多時候,當你在一個領域沉澱下去以後,你才能夠真正的獲得一些過硬的技能和能力,而這些能力就是你下次跳槽去其他公司和平臺的籌碼;同時,如果你進入職場的初衷是爲你以後的創業做準備,那你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一些和你要創業領域相關的公司去工作,這樣你的工作纔會更有針對性,等到以後你真正開始創業的時候,等到你以後需要相關的資源、人脈、經驗的時候,你才能夠順利的做好過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