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到底是什麼,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所以每當遇到的各種磕絆,我們都想弄明白,爲什麼相處會這麼難?

01.

別讓扶持,變成“扶貧”

麥琪已經有15年的婚齡,她的外表幹練,頭腦清晰,但她說,這些年無數次想離婚,幾乎已經成了一塊心病,但又一直左思右想,無法徹底了斷。

跟很多婚姻一樣,幾年的生活,老公變得懶惰、冷漠、疏遠,他們溝通過,交心過,但他依舊如此。

直到五年前,老公被公司辭退,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找了幾份工作,都不滿意,索性就不去工作了。

公公婆婆和麥琪想盡辦法幫他介紹工作,他也不太提得起興趣。

麥琪的工作忙,回到家老公又還是無所事事的樣子,隔三差五,兩個人就要吵一架。麥琪說:

“我真的拿他沒有辦法,前段時間他說朋友有個項目,他想合夥投資,就和我商量。

我想他如果想做點什麼事情,我就支持他吧,只要他能打起精神生活。我從積蓄裏給他拿了錢,還找我父母也借了一些。

誰想到他把錢投到P2P平臺,被騙光了,血本無歸。”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我問她,這些年來,是什麼一直支撐着你到現在呢?她再次嘆口氣說:

“我不知道爲什麼他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不想爲這個家努力,只想着天上能掉錢下來。

我想要離開他,可是每次一轉念,離開我,他就一無所有,孩子也會受到傷害,我就於心不忍。”

夫妻,自然需要互相扶持,才能一起走過一段艱難。

但是,如果一方長期單方面扶持另一方,還是沒有變好,反而把對方的支持當成理所當然,性質就變了——扶持就變成了“扶貧”。

02.

扶貧

帶來的只有消磨和埋怨

扶貧的婚姻,很容易給兩個人的關係帶來不平等和壓抑,就像麥琪在她的婚姻裏,扮演着一個默默付出的妻子,希望老公能振作起來,爲了這個家一起努力。

可老公總是靠着她,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剝削她,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她會被掏空。

她像是一個慈善家,無條件地對一個幾乎沒有振作希望的窮人行善,再好的關係,也經不起扶貧。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小張大學畢業後就自己創業了,經過三四年的積累,也算小有成就,妻子安心在家做主婦,他很感謝這幾年裏妻子的陪伴和給予。

但他們之間也一直有一個隔閡。

妻子家在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每次她回孃家的時候,父母都會抱怨沒錢花了。妻子很善良又孝順,經常拿錢補貼家人,尤其是她的弟弟。

逢年過節,妻子都會大包小包地拿禮物回家,紅包自然也是要給。親戚託她辦事,她也會答應,回頭就來找小張幫忙。

弟弟的工作是她幫忙安排的,家裏人有個頭痛腦熱,醫藥費也是她來掏,家裏要蓋房子,也是靠他們支援。

小張苦不堪言,他說:

我賺錢,願意給妻子花,她怎麼花都行,但是她的弟弟,她的家人像個無底洞,要一一滿足,我真的很難做到。

妻子也很爲難,她知道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可她沒辦法丟下家人不管。

小張最近還發現,妻子居然瞞着他給了弟弟一筆錢,買了一條很貴的項鍊當生日禮物。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他氣得忍不住了,問妻子:“你弟弟女朋友的禮物,當然是由你弟弟來送,你怎麼什麼事都要替他做呢?”

妻子的理由是,弟弟也沒辦法,工資不高,買項鍊有壓力。

小張聽了以後真的是哭笑不得,自己辛苦地工作,錢全拿來補貼妻子的孃家了,這個無底洞還越來越誇張,他是真的不想再扶貧了。

當初走進婚姻,是因爲愛情,婚姻是現實的生活,有幸福有波折,如果相濡以沫的扶持,變成沒有盡頭的扶貧,愛情也就要面對消磨、埋怨和指責。

03.

好的婚姻,是互相體恤

扶貧式婚姻,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剝削。

在婚姻裏,有的人不止是經濟上的貧困,要錢要房子,還有精神上的貧困,理所當然地索取而不付出。

在愛的前提下,有人願意包容另一半暫時的困頓,去支持他重新振作,比如李安的妻子林惠嘉。

那時李安默默無聞,找不到工作,是林惠嘉撐起了這個家,而他則負責煮飯,做家務,照顧孩子。但在那段日子裏,他們始終維持着夫妻的平衡。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其實,一起走過一些風雨的夫妻,才更懂得婚姻的珍貴之處。

但像麥琪和小張的伴侶,則一步步讓婚姻失衡,透支着對方對自己的包容和愛。往往,人就是這樣對婚姻失去信心的。

心理學家伊斯瑞爾總結過:婚姻的問題主要發生在那些“病態”的人或者還沒有真正“成熟”的人身上。

在婚姻中扶貧,恰恰就是一個人不成熟的表現,因爲他們完全無視了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家庭與家庭的邊界。

而扶貧的壞處,就是慫恿被幫扶的人依賴自己,自己扮演救世主,不但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還會把自己搭進去。

無底線的扶貧,只會拖垮自己和婚姻,把自己活成一臺提款機,去餵養別人的貪得無厭。

夫妻是同盟,但夫妻有難同當的意思,絕對不是理所當然地把對方拖下泥潭,一起絕望。

婚姻承載困難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了極限,婚姻也到了崩潰的邊緣。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好的婚姻,一定是有邊界感的婚姻,互相體恤對方的難處,不無節制地索取,不無界限地滿足。

在滿足任何條件之前,先保證家庭內部的資源充足,纔不會爭吵不斷。

不要再讓婚姻,負荷太多本不該負荷的壓力,也不要給原本的好婚姻,人爲製造難題。婚姻,沒有你想象中那麼經得起考驗。

沒有人有義務一直爲不成熟的人買單,婚姻裏的困難戶,只有先成長自己,能獨當一面,才能和伴侶攜手,一起走下去。

-end-

“扶貧式”婚姻:再好的關係,都怕沒底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