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羣島是南海上的一羣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這裏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曾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爲

中國最美十大海島

第一名。位西沙羣島永樂礁上的甘泉島,是西沙羣島中唯一有淡水井的島嶼。這口唐宋時代就有的古井,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清冽甘甜,十分寶貴。


甘泉島位於永樂羣島西部,永興島西南約50海里處。島呈橢圓形,南北長7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約0.3平方公里。島的四周地勢較高,爲沙堤圍繞,中間低平,周圍珊瑚礁環繞。島上鬱鬱蔥蔥,植被豐富,有麻楓桐樹、羊角樹、黑皮樹等。


據史書記載,唐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南海諸島隸屬海南四州軍。隸屬於廣南西路瓊管吉陽軍的管轄範圍,這標誌着中國政府最晚從唐宋時期起,已將南海諸島納入版圖。如今,在三沙諸島,保留着大量中華先民生活居住的遺蹟。

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專家在甘泉島發現了唐、宋兩代的居住遺址。出土了50多件唐宋陶瓷器,以及鐵刀、鐵鑿等生產工具,收集到幾枚宋、明代銅幣等古幣。此外,考古專家還在島上發現了中國唐宋時期漁民建造的磚牆小廟1座,珊瑚石壘砌的小廟13座。從這些出土文物中,我們可以遙想中國先民勞動生活的情境,這對於我國研究西沙羣島開發歷史有較爲重要的價值。2006年,甘泉島成爲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甘泉島因島上有甘泉井水而著名,是西沙羣島中唯一有淡水井的島嶼,因此這裏也是漁民的臨時落腳點。水井呈圓形,直徑在一米五左右,井深五米左右,周邊用古磚砌就。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巡海時發現此島泉水甘甜可飲,即命名爲“甘泉島”。當地漁民介紹說,這是唐宋時代就有的古井,最早利用島上淡水的就是唐代的先民。


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海諸島懷有領土野心,侵佔西沙羣島之珊瑚等島嶼。非法將南沙羣島的南威、太平等10多個島嶼劃入其版圖。對甘泉島附近從事捕魚生產的中國漁輪挑釁,並強佔金銀、甘泉兩島,企圖作爲繼續侵佔其他島嶼的據點。


爲了收回被南越侵略者佔領的我國西沙各島,1974年1月,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羣島的南越軍隊進行反擊作戰。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採取靈活的戰術,創造了以小艦打大艦的成功戰例。擊沉南越海軍護航炮艦1艘,擊傷其驅逐艦3艘,此戰以解放軍完勝告終,被南越軍隊侵佔達18年之久的中國珊瑚島和新近侵佔的甘泉、金銀島爲中國收復,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羣島。


甘泉島四周碧波盪漾,島上樹木翠綠,依然保持非常原始的生態環境。彷彿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如今,三沙市是我國最年輕的城市,自2013年開通郵輪旅行以來,共開闢了120多條航線,已經有數萬名遊客體驗了三沙特色旅遊,西沙羣島的神祕面紗一步步在揭開。因爲部分島嶼是軍事重地,前往的遊客必須是中國公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