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達90% 老齡化城鄉倒置 農村養老問題何去何從?)

老齡化城鄉倒置!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達90%

“養老難,農村養老最難。農村養老,既是難點重點,也是最大短板。一方面,軟硬件不夠:政策支持、設施設備、社會關注不夠。另一方面,伴隨着城市化,家庭功能弱化,市場化社會化養老服務欠缺。根本原因還是二元結構,這是最具特色的中國國情。”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在2018(第二屆)中國農村養老高峯論壇上表示,農村養老是系統工程,要在大局中謀劃。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不能就養老談養老,必須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局中統籌謀劃,把養老問題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

老齡化城鄉倒置顯著

全國老齡辦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人,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峯值4.87億。

其中,和城鎮相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後,農村居民的養老、醫療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比較低。

“農村人口老齡化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與城鎮的差距呈擴大態勢,且城鄉導致狀態將持續到2040年。”中國人民大學老年研究所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菊華表示,中國老齡化發展不均衡,一方面表現在人口老齡化水平城鄉倒置,即農村老齡化水平目前且長期高於城鎮老齡化水平;另一方面表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

比如,除了西藏外,各省農村老齡化程度均已突破10%,遼寧省、重慶市等地甚至均已超過20%。

據記者瞭解,城鄉差異體現出的“城鄉倒置”特徵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導致的生育率差異和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密切相關,大量年輕人口離開中西部農村地區向東部和城市地區遷移,是該階段農村人口老齡化的主導因素,而這種人口轉移又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常住老年人口的比重,毫無疑問,人口老齡化的區域差異增加了應對的複雜度。

“養老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時代性難題,農村養老更是如此,從目前社會的現實情況我們看到,城市養老正在成爲創業的藍海,各種現代化、人性化的養老模式層出不窮,受到社會資本、公益力量及媒體大衆的廣泛青睞和關注,然而我們無法忽視的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尤其是老年人佔有很大的比重,隨着青少年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農村空巢化程度越來越嚴重,農村養老的體制短版和資源短缺也更爲突出,在某種程度上農村養老問題也更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關注。”論壇上,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師進輝表示,誰來爲農村老人發聲?誰來關注農村人的晚年生活?國家、社會、公民這三者應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這是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

有專家預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人口接近3億,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也就意味着,屆時,將有超過2億空巢老人,而相當比例分佈在農村,農村空巢老人日益成爲重點。

將農村養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構建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國家的政策正在向農村和養老兩個方向傾斜,解決農村養老問題,除了國家和政府的推動,也需要全社會的多元力量參與。要參與,也就涉及到一個方法、途徑的問題,採用什麼形式、何種機制才能充分地動員社會力量,科學地配置養老資源,使農村養老模式日益成熟完善。

近年來,全國各地農村以及民間組織在農村養老問題上做了大量的實踐探索。比如河北的農村互助幸福院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普遍推廣,還有很多政界、學界人士進行大量的探討,爲農村養老貢獻出重要的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持。

“今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面突出講到這個農村互助式的養老,也是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裏面對這樣一種形式正式的認可,農村缺財力、缺人力,這是推出互助養老的基礎,爲了緩解農村養老的供給不足,村裏通過互助的形式爲村裏面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河北省荷花公益基金會理事杜鵬表示,互助養老的形式在城市和農村可能都有,但是在中國一講到互助養老,它就是一個典型的從農村基層養老發展起來的這樣一個鄉土的經驗,是現階段政府和村民、社會以村民自治手段治理農村養老問題的重要方式。

據記者瞭解,這種自治大致可以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幹部引導自治,這裏面有政府的一些資源,典型的形式就是互助幸福院、互助養老合作社、互助照料中心,資金來源來自政府的資金補貼,來自於村集體的公有投入,或者來自社會慈善的募捐。這種形式在場地的建設、資金的來源和運營管理方面是有優勢的,但缺點就是造血功能不足,一旦政府或者基金會的支持資金斷裂,就會導致它的養老服務發生中斷。第二類是能人帶動型的互助養老,這個所謂的能人也可以是一個人,或者是幾個人,這種互助養老服務是由村裏面的能人發起並組織,它有着廣泛的代表性和較強的自治能力,由村兩委會撥款以及社會捐助。但是具體的組織和服務過程當中是存在侷限性的。第三類是最具有典型意義的互助,就是大家常說的搭伴養老,其中包括親友互助、鄰里互助、結對子互助,這種互助形式更爲靈活,但是它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範圍負責窄,只能覆蓋小部分的羣體。

互助的養老是一個方向,不過,吳玉韶表示,農村的養老問題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就養老談養老,就養老談養老不是一個正確的解決之道,應該從全局和戰略的考慮來解決考慮農村養老的問題,系統工程應該放在全局和戰略的考慮,而目前,我國最大的全局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所以把農村養老問題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全局來考慮、來謀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