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員工一定要留一份簽完的勞動合同,遇到有些單位簽了合同不給員工的情況,員工可以大膽地向單位索要,如果單位不給,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會責令單位把合同交給員工。法律也賦予了員工懲戒不籤勞動合同企業主的權利,按照法律規定,如果單位在入職之後一個月內還沒有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可能會產生未籤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罰則。

最近,隨着我國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全國各地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同時,都在積極加快復工復產。很多農民工也開始外出找工作啦,找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遇到就業歧視,別慌!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有明確的規定,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就業歧視本身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在就業的過程中遭遇了被歧視的情況,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如果雙方有合同關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維權。如果遇到了普遍的就業歧視,比如不招某地域的人,可以由當地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

劃重點,籤勞動合同要知道這些事!

記得維護自身權益

勞動合同是一份很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能有效地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建議求職者在求職的過程中主動提出自己的訴求,最關鍵的是大家無論簽訂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雙方都應當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把協商的內容以書面形式固定下來,避免日後產生糾紛。

籤合同留意三點

第一、看清楚自己和誰籤合同,避免出現勞動者給一個單位工作,但是實際的工資支付和管理是其它單位。

第二、注意合同中的工資報酬、工時、違紀情況、考覈情況等條款都是如何規定的。在籤勞動合同的同時,一些單位還會讓應聘者籤一些其他文件,這些文件可能是補充協議,或是對勞動關係進行約束的文件,應聘者在籤文件前一定要仔細閱讀。

第三、留意勞動合同或其他文件裏空白處。如果合同裏有空白項,大家可以用筆把它勾掉。

試用期一般多長時間?

試用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裏有比較清晰的規定,以下三種情況不設定試用期:

1、非全日制的用工,比如像每天工作4個小時左右的兼職崗位。

2、以完成工作任務爲期限的勞動合同。

3、三個月以內的勞動合同。一般來說,勞動合同約定滿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而且試用期只能約定一次。按照法律規定,試用期的報酬不能低於最低工資,同時不能低於轉正後工資的80%,所以單位不能因爲員工在試用期,就隨意的減少工資報酬。

社保必須要交嗎?

社保是強制性的義務,按照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以及《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社保是必須要交的,社保一方面可以給勞動者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分擔大家的勞動風險。

勞動合同,必須有!

員工一定要留一份簽完的勞動合同,遇到有些單位簽了合同不給員工的情況,員工可以大膽地向單位索要,如果單位不給,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會責令單位把合同交給員工。

如果遇到用工單位不籤合同的情況,勞動者要保留相關的證據,比如工牌、工服、雙方關於勞動工資的約定等。

法律也賦予了員工懲戒不籤勞動合同企業主的權利,按照法律規定,如果單位在入職之後一個月內還沒有籤勞動合同,這種情況可能會產生未籤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罰則。

注意:找工作謹防上當

農民工朋友在找工作過程中要提高警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的時候,

1、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

2、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費用。

如果遇到這兩種情況,一定要小心啦。

最後提醒您,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大家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除了要維護好自身權益,還要做好個人防護。

編輯:李衆

責編:康軒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