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會經歷很多的磨難和挫折。常人說,“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在我們遇見困難時,很可能我們的朋友會成爲我們的貴人;而在別人遇見困難的時候,我們同樣也可能成爲他的貴人。生活中互相互助的朋友才最爲難得可貴,只有在遇見困難時能夠挺身而出的朋友才值得珍惜,錦上添花雖不如雪中送炭,但仍然貴重。

《警世通言》卷二五正是:“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今天就說說文中這段“別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裏的酸甜苦辣!

從字面來看,上半句“別人求我三春雨”的意思是我對待幫助他人的態度。古時候人們把春天分爲三個階段(孟春、仲春、季春),在這三春時節,田間地頭的莊稼正是最需要雨水滋潤的時候,我幫助別人時就像春雨對待莊稼一樣及時和熱情。

下半句“我求他人六月霜”的意思是我有求於他人時別人的態度。大家都知道六月時期正是一年中的夏季,此時是不會有霜出現的。這裏用六月霜比喻指的是當我求人時,別人對待我的態度是根本不可能會幫助我的。

總的意思就是說,別人有求我時,我像三春時節的雨水一樣及時,熱情地幫助別人,但當我有求於他人的時候,卻像六月飛霜那樣艱難。短短的一句話就道盡了生活中的心酸與無奈,讓人體會了世態炎涼。俗語就是這樣,以簡單上口的詞句恰到好處地、全面地,讓我們把握到了複雜多變、形形色色的世間百態和人情冷暖。

宋《景德傳燈錄》卷一道:“春雨一滴貴如油”,冬季萬物凋零,降雨也相對較少,而到了春季,萬物復甦,這時的春雨就顯得尤爲重要。也可以這樣理解,當別人有事情需要請你幫忙時,就如那冬季凋零的花草,急需那三月的春雨才能復甦。可見你對別人的幫助之大,幫助他人不僅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一種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之一。

六月本是酷暑時節,“霜”在這六月根本無跡可尋,而且霜給人的一種寒冷刺骨的感覺。也就是說,在我們遇見困難需要請人幫忙的時候,猶如六月不會出現的“霜”一樣,一個願意幫忙的人都沒有,無論是誰遇見這種情況都會心寒不已。這同樣也是一種爲人處世的態度之一。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見很多的朋友,什麼是朋友?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挺身而出,而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不能視而不見,這纔是朋友。人都是相互的,你對我好的同時,我也會對你好。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近段時間網上說的“老賴”,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無私的借你錢財,而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卻置之不理。正是應了老祖宗的這一俗語。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每一個人都有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俗語大致的意思爲:朋友有事請我幫忙時,我必然以誠待之,積極熱心的幫助他解決問題。如那三月的春雨一樣潤物無聲。

人生是相同的,別人會遇見困難,我們自己同樣如此。而老祖宗的這一句話,卻道進了這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別人遇見困難時,我們積極熱心的幫助他們。到頭來,自己遇見困難,他們卻如那六月的飛霜,將我們置之門外。

古人曾說:“求人不如求己。”話雖如此,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見自己無法解決的困境,尋求他人的幫助在所難免。正所謂:“投之以李,報之以桃”。所以在很多時候你是如何做的,別人也會用相同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同時也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患難見真情。有的時候,只有當我們面臨困難時,才能知道身邊的朋友有幾個是真的,幾個是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