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僅十歲的張易文出現在商丘工學院的報名處,這位小神童僅僅學習了四個月就參加了高考單招,被這個商丘工學院的信息工程專業錄取。本應該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她真的能適應大學生活嗎?

身材瘦小的張易文與身邊的“同學”顯得格格不入,不僅僅是身高上的,心智上也無法適應大學生活。據張易文的室友說,張易文爸爸送張易文來上學時都打點好了,從宿舍同學到食堂阿姨都打過招呼,“麻煩多照顧照顧張易文,她比較特殊。”

張易文年級實在是小,室友能幫就幫,但是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張易文性格內向,不敢與人說話,十分依賴室友,不管是喫飯洗澡總要人帶着,室友去哪她就跟着去哪。室友有了男朋友,張易文就會耍賴怕室友會扔下自己不管。

張易文本人似乎心態還不錯,覺得大學很自由,不用被父親逼着寫自己都不明白的小說,早上也不用被逼着起牀學習。至於能不能跟上大學的內容,張易文表示學不會就學不會吧,本來也不想學。

在張易文眼裏,信息工程這個專業就是個電工。那麼張易文的父親爲什麼一定要讓孩子這麼小就進入大學校園呢?小編分析跟張易文父親的經歷有關。

張易文父親叫張民弢,張民弢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社會上屢屢碰壁,找不到高薪輕鬆的工作。張民弢一直認爲都是自己的學歷導致的,要想受人尊重就要文憑高。這一套思想也被他強加在女兒張易文身上。

強迫女兒按照他的方式學習,到了適齡年紀不去上學,就在家學習。還創辦了一所私塾,他和妻子就是老師。按照他的計劃,張易文十歲上大學,畢業後複習一兩年繼續讀博,最好能考上國外的學校。

他認爲女兒不需要正常的社交,上正常的學校也是沒有必要的。“這都是世俗的東西,浪費時間沒有意義。張民弢說道,他就想讓女兒專心搞科研,進入“上流社會”,張易文考進大學以後,張民弢就藉着女兒的風頭大肆做廣告,招收學生,四處吹噓自己能讓十歲的孩子考進大學。

可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所謂的“神童”嗎?忽略孩子的發展規律,不管孩子的心智健康,這樣拔苗助長的畸形教育培養出來只會是學習機器,而非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古有傷仲永,今有張易文,這些神童最後能成爲佼佼者的少之又少,張易文如今還沒有從大專畢業,她的人生會怎麼樣呢?是不是又會成爲下一個畸形教育的犧牲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