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展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全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服务业依然有待提振,部分出口企业的订单被取消或减小了规模,这会给农民工就业带来一些挑战。为此,农业农村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印发了《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指导服务,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

  《方案》给出了五种途径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这五种途径分别是:回归农业稳定一批;工程项目吸纳一批;创新业态培育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应当说,这个方案基本将几乎所有潜在的可利用就业空间都考虑到了,能帮助部分农民工就业并获得一定收入,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和过渡作用。

  在回归农业方面,应该将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乡村道路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应与农业生产集约化结合起来,避免浪费。这些工程要着眼长远,为农业现代化做准备,暂时也能为解决农民就业发挥作用,但是仍然要以长远目标为主。

  大部分农民普遍缺乏创业经验和资本,独立创业成功概率较低,而且会消耗自身储蓄。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主要从事服务业或制造业,一般不具备在乡村施展的才能。其实可以鼓励资本下乡,带着资本、技术、市场等到农村地区投资,带领农民就业致富,政策上可以给与一定的支持,比如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农产品初加工能力,吸引农民工在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清洗包装等后端行业就业。

  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可以托底安置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但是对地方而言也有一定压力。主要是农民工流出地基本上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原本地方财政就不宽裕,当前在疫情的影响下,财政支付能力或许更弱,本地推出公益性岗位,数量可能极其有限,这方面中央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也要防止地方政府给本地企业下派就业指标和任务,影响企业运行。

  当前,中国经济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其次,出口受海外疫情影响而缩减,由于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很难判断当前的困局是暂时性的,还是会因疫情而带来全球经济的大衰退。在确保防控的前提下,中国应该尽快恢复城市服务业,同时增加一些都市圈的基础建设吸收一部分就业。外贸虽然可能在疫情过后需要缓慢恢复,但情况肯定会比现在好。考虑到疫情前中国一些工厂劳动力短缺以及返乡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增加,在疫情过后,就业会逐步恢复,但劳动力可能依然会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未来中国就业不完全是总量问题,也面临人才结构性挑战。

  长远来看,需要继续发展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逐步吸收农民工入城以及令他们成为职业农民。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农村土地改革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权、同等入市,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宅基地流转。但是,农村土地改革仍待推进,政策允许的集体土地直接入市也需要进一步实践,宅基地流转目前仍限于村集体内部,而真正需求是在外部。因此,宅基地流转需要进一步推进。

  此外,如果农民工都能较为方便其所工作的城市落户,当一些失业问题来临时也能获得失业保险等支援。宅基地流转应该进一步探索推进,合理合法盘活部分土地资产;对于进城务工者,则需要进一步使其获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目前除了进一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应该着眼于为他们完善社会保障,赋予他们土地资产的完整处置权,保障其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霍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