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張同時拜入師傅門下學習木雕,初入師門二人皆是興致勃勃。剛開始小李和小張都很認真,三月之後就開始雕得有模有樣。

時間一晃一年就過去了,可是小李卻開始有些猶豫了。私底下常和小張說:張,你說咱倆堅持下去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每天花這麼多時間練習雕刻,可最後還是一堆木頭也沒能生出錢來。

每次這樣被問起,小張也很迷茫的長嘆一口氣:可是我們還能幹嘛呢?

又半年過去了,小李提出退出師門。實際上是小李打聽到自己村的某位鄰居,在外面打工收入挺可以,這次回老家穿的人模人樣。小李決心去沿海闖一闖。

本想拉上小張,小張卻拒絕了。小張的理由是:我從小到大啥都不會,也就在師傅這裏學了初淺的手藝,出去了也肯定會喫一番苦頭。

小李問:你是喜歡木雕?

小張說:不喜歡,我只是想把自己做過的事情盡力堅持做下去。

就這樣,小李隻身一人去了沿海,進了工廠,領着看似豐厚的收入。可是沒過多久小李又看透了自己的生活,每天待在工廠,每天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無非就是看看產品有沒問題,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出路。

後來和朋友喝酒聊天說起做銷售很掙錢,就又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銷售,前後也就四五年。

有一次過年回家遇到了小張,小李還調侃小張說他沒出息,就知道做木雕,沒見過大世面。

實際上小張此時已經開了一家自己的木雕門面,雖然生意不是很紅火,但是填飽肚子還是可以的。

後面小李也是頻繁的換工作,頻繁的跳槽。很少有一份工作他能堅持三年,時間一晃就是12年過去了。

小張卻還做着木雕,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錢人家就喜歡在家擺放這些藝術品裝點自己的生活。而小張憑藉自己精細的手藝打出的口碑,讓自己的生意逐漸紅火,很多沿海的富商經常上門要買他的木雕。

這次小張親自給客戶送根雕來到了廣東。這也是他多年來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看到這繁華的大都市。

嘗試聯繫了小李,剛好不遠,便約出來一起喝酒。喝到微醺時,小李指着窗外小張的寶馬說:如果我也一直做木雕是不是我也是開的寶馬?

小張若有所思,卻沒有搭話。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因爲喜歡纔去做,也不一定是因爲回報才堅持。但是卻因爲堅持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回報。

有所付出終會有所回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