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阿姨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王阿姨一直和小区的邻居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小衡叛逆、不懂事、还经常顶撞父母。如今小衡也就成了王阿姨口中“一无是处”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都是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但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成长之后,会变得各不相同呢?有的乖巧善良,而有的孩子却叛逆不听话?

究其根本,孩子的成长状态和父母、家庭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孩子做什么样的表率,孩子就自然地成长成什么样子,万事万物必有其因。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王阿姨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王阿姨一直和小区的邻居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小衡叛逆、不懂事、还经常顶撞父母。在外面和同事朋友聊天经常是吐槽小衡怎么怎么不听话,小衡今年十岁,在王阿姨的眼中,小衡几乎一无是处,没有一点优点。

王阿姨回到家也是看小衡各种不顺眼,一会儿吵吵这个,一会儿吵吵那个,闹得家庭不得安宁。其实,在小衡五岁以前,一直都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见到认识的阿姨也主动问好,还会主动帮王阿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但是当小衡上了小学之后,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理想,而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和小衡同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有了比较,王阿姨就天天在小衡耳边念叨。久而久之,小衡开始出现逆反心理,王阿姨对小衡的指责也越来越多。如今小衡也就成了王阿姨口中“一无是处”的孩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父母的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但对于孩子来说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常说这3句话的父母,孩子长大不仅没自信,还会很窝囊!
1、你真的是一无是处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才,对孩子寄予了厚望,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成才,变成国家栋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孩子还在不断的成长、学习,未来还充满着无限的可能。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或者某一件事情做失败了就去全盘的否定孩子,将孩子定义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信心。

2、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废物
这句话,有的父母经常挂着嘴边,当孩子一不小心做错事,父母就开始抱怨指责。殊不知,当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有多么的难过。

3、你看看那谁谁谁
攀比心理是广泛存在的,尤其是在那些中年父母身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成才,但是也不应该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进行比较,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孩子呢?
1、你真棒
鼓励对于一个人来说具有无穷的动力,当孩子听到来自父母的鼓励时,会感到无比的开心,在学习的时候也将变得更加的有动力。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对孩子说“你真棒”,鼓励孩子。

2、没关系,下次继续加油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孩子一定是最伤心难过的那一个,父母这些时候不应该再过多的指责孩子了。此时父母正确的做法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加油打气,告诉孩子“没关系,下次继续加油”。

3、正视缺点
要知道人无完人,更何况还是那么小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的。父母要善于正是孩子的缺点,并且给予孩子包容理解,教会孩子扬长避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