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買房,對於買房的流程,注意事項什麼的,都不那麼熟悉。今天給各位粉絲好好梳理一下新手買房路上的那些“坑”,以及如何應付這些“坑”的小絕招,小竅門。

第一大“坑”:虛假承諾

爲了賣掉房子,開發商往往會在售樓廣告中(包括沙盤、售樓書等)對綠化、會館、、幼兒園、游泳池、健身房、車位、超市、容積率、樓房間距等配套設施做美好的描述,但對於這種承諾又不寫在合同裏。結果當出現規劃變更、綠地變停車場、房屋底下有大水泵、道路開通遙遙無期等情況,買房人要求有一個說法時,開發商卻以規劃變更已經通過規劃部門批准爲由,推卸責任,或以合同約定不清搪塞,消費者一般很難得到補償。

解讀:

房地產開發商或代理商就是利用購房者想當然地以爲廣告內容都會寫入合同的心理,瞞天過海。一些購房者因常被圖文並茂的廣告吸引,草率簽訂合同,卻不仔細閱讀合同,認爲廣告宣傳的內容應當記載於合同中。

見招拆招:

應到實地考察、保留廣告單、售樓書等宣傳資料,好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日後開發商若不兌現,這些資料可作爲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有力憑證。

第二大“坑”:內部認購

許多開發商在樓盤預售前,喜歡搞內部認購,一爲造勢,二爲摸底,都是爲預售作準備。而對於購房人來說,相對而言,內部認購的價格相對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

解讀:

由於內部認購行爲政府不認可,也沒有納入管理,商品房的內部認購可能存在以下隱患:一是開發商還沒有繳清開發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導致將來難以取得房地產證;二是該商品房可能已經被開發商拿去抵押,將來購房人取得的不是完全的房屋權;三是由於內部認購合同沒有政府部門的登記備案,開發商可能會將房屋一樓多售。

見招拆招:

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名牌大型樓盤,購房人切不可因爲內部認購商品房的所謂價格而麻痹大意。

第三大“坑”:排號“搶購”

爲了製造一種銷售興旺的假象,開發商(售樓人員)往往會找來一些親戚、朋友到銷售現場做“托兒”,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僞裝得一片特殊標識代表已售單元,讓人覺得樓盤好賣、銷售興旺,從而引發客戶的購買慾望。

解讀:

這個辦法雖然很老套,但是卻很奏效。小編身邊就有很多人,本來也只是有買房的想法,但是真到看到很多人在搶房,有的人甚至現場簽約的時候,也是覺得是不是得買,還有的人一衝動就直接簽約了。

見招拆見:

一是購房者一定要據理力爭,明確告訴售樓小姐除非這套房,其他房都不要;二是要求查看合同和,看你選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經銷售;第三,好的預防方法是到房產交易查閱正確的房源銷售數字,以免跌入“搶購”陷阱。

第四大“坑”:配套縮水

許多不良開發商在推樓盤時,往往會向你推介園區周邊配套規劃,幼兒園、高檔會所、、運動場、時尚商業街等一應俱全,但由於開發商與購房者所籤的合同中往往沒有園區周邊配套規劃的內容,使得承諾的園區周邊配套成爲一紙空文。

解讀:

配套這一項關鍵的就是,有多少家庭是爲了孩子買的房,孩子是大事情,如果配套沒有跟上,豈不是又得換房子。

見招拆招:

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爲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二是調查設施是否爲部門所認可。三是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

部分內容來源於搜狐焦點網;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之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