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數“沒有錢的人”已經過着“精緻生活”。這是因爲人們往往把“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掛鉤,比如你沒有錢,你怎麼可能買得起漂亮衣服,怎麼可能每天出入高檔餐廳。

現實生活中,“窮”往往是說,那些由於種種原因,入不敷出的上班族、在校大學生和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平庸無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否是大衆的偏見?那麼,只有高消費人羣才能享受“精緻生活”嗎?沒有錢的年輕人有權追求“精緻生活”嗎?

我們都知道“窮”,什麼是“精緻”?精緻生活是指,高質量、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具體指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能不斷從日常生活中得到快樂和滿足感

首先,很顯然“窮”和“精緻”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兩者完全不矛盾。但是大衆又爲什麼對“窮”有偏見呢?

心理學家:“窮”和“精緻”矛盾嗎?

這是因爲人們往往把“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掛鉤,比如你沒有錢,你怎麼可能買得起漂亮衣服,怎麼可能每天出入高檔餐廳?但是物質層面並不能說明任何意義!即使不買漂亮衣服,穿着乾淨舒適的衣服,再加上定期的更換和搭配,可以讓整個人看起來很好看,很有吸引力。僅僅只有漂亮衣服,不會搭配技巧,整個人看上去就不好看!

即使你沒有經常出入高檔餐廳,自己做飯喫一樣可以保證:環境既優雅又美觀、飯菜符合自己喫着好喫又健康;然而出入不同的餐廳喫飯,你自己不注意飲食健康,廚師更不可能問問你最近喫什麼了,你甚至連個飯都喫不好!之所以人們認爲“高消費”就是“精緻生活”,是因爲人們以偏概全,眼裏只看到局部,而沒有看到整體,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是一個整體!

心理學家:“窮”和“精緻”矛盾嗎?

只有高消費人羣才能享受“精緻生活”嗎?

人們還有一個錯覺,高消費人羣比“窮人”有自尊――所以高消費人羣更快樂,也就生活得“精緻”。這樣的想法來源於“金錢”等於“個人價值”,人們從小被教育這樣的價值觀,所以這種價值觀往往根深蒂固,但是人們在生活中發現,現實並非如此,沒有錢的人懂得自愛很有自尊,而有錢的人會害怕自己一無所有而自卑。所以,“金錢”和“個人價值”沒有等式關係!個人的價值大的不着邊際,根本沒有實際的意義。

心理學家:“窮”和“精緻”矛盾嗎?

那麼,沒有錢的年輕人有權追求“精緻生活”嗎?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大多數“沒有錢的人”已經過着“精緻生活”!他們不僅生活豐富多彩,而且每天都很快樂。追求高品質生活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物質”和“金錢”只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工作賺錢,任何人也都可能沒錢!除此之外,只有“金錢”,相當於只有一副魚竿,你不會“釣魚能力”,你根本就釣不到任何魚!“釣魚能力”就相當於“生活能力”,主要包括自控能力和生活經驗。

總結:你也許已經注意到,由於我們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而外界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所以你想要“精緻生活”,取決於你的想法――你考慮問題夠不夠全面細緻,能不能切實可行,你既能考慮到飲食,又能考慮到飲食健康,既能考慮到工作,又能考慮到家庭,比如你爲了賺錢和成就,每天工作拋棄家庭,最終導致你的家庭一團糟。“精緻”與金錢沒有關係:追求高品質生活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心理學家:“窮”和“精緻”矛盾嗎?
相關文章